知行合一顯德香

0觀看次
A- A+

攝影/周幸弘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828知行合一顯德香
Turning on the Lamp of Our Inner Stupa

創造價值誠付出
聚善會愛無所求
知行合一顯德香
把握分秒利人群

⦾珍惜有緣,常久跟隨

最近我一直在說,要盤點自己生命的價值;有價值的人生,才算是真實人生。我一直感覺這一生很有價值;價值在哪裡呢?在於天天可以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各位菩薩,你們都是善人,而且這種善比一般的善更高一層;因為慈濟人的發心,都是超越空間、時間與人間,人人都是付出無所求。

記得三十多年前,花蓮慈濟醫院建院期間,屏東有一對賣爆米香的薛居士夫妻,他們用一層又一層的報紙包裹著金子,拿到我面前說:「師父,您還有很多事情想做,這些就先給師父拿去做!」

這樣的記憶,他們夫妻知道、師父知道,但是,假使現在他們就在慈濟人群中,聽到師父提起這段往事,他們也不會主動站起來說,「師父,您說的這個人就是我!」

雖然他們的付出是真的無所求,但是在我的記憶中卻是很深刻的;除了他們,還有好幾位的付出,在師父的腦海中成為永遠的記憶——記憶就是八識,我想,生生世世我們就是彼此相惜,常久跟隨。

⦾身與法會合,靈山塔下修

各位菩薩,慈濟已經五十年多年了,在大家的記憶中,每當要推動什麼志業、要做什麼慈濟事,你們都會說「是師父說的」、「是師父要做的」……相信,你中有我,我中有群。

佛經中,寶塔就是「顯德」的意思,也就是顯示受持戒律的功德。以前的房子沒有建那麼高,唯獨「塔」,挺拔而聳立;就如碼頭邊的燈塔,是為了要讓航海人知道,船已經即將要靠岸了。所以「德」之高顯,就以「塔」為譬喻。

顯德,就是人人心靈中的塔。「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塔,人人本有,不是燈不亮,而是塔不夠高,所以要時時修行;有修,塔才會高、燈才會亮,這叫做「顯德」。

塔,該如何修?師父常說「己做己得」,付出無所求,就是為自己心中的塔點燈;除了做,我們還要說出來給人聽,這叫做教育。

五十多年來,慈濟人所做的都是自己說得出來、人家聽得進去的。大家做得很扎實,可以成為典範,哪怕僅僅是煮食,但透過「香積」志工的手來操作,色香味觸,甜的、鹹的、熱的、冷的……雖然各人口味不同,但是大家品嚐過後都給予很大的肯定。

人身難得、難聞佛法,我們的身與法能會合,實在很不簡單,也很有福。就像師父在說話,好話大家聽得歡喜、覺得很受用,那就有價值。反之,倘若總是說無明的話語或是批評人我是非,那就是空白人生。

期待慈濟人分秒都要受用,分秒都是利益人心,分秒都是帶動人行。請大家多用心。

(整理/洪淑芬)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