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徐郁茜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821志行醫道護病苦
Safeguarding Health and Well-being with Love
杏林春暖護病苦
帶動守望勤耕耘
活化心腦立典範
奉行醫道志相投
⦾立志醫道,關懷老病苦
佛法說,人生最苦是「病」痛,最驚惶的就是「老、病、死」,因此經典中對於醫療系統都很尊敬。
例如《無量義經》特別提起,「醫王大醫王,分別病相,曉了藥性」。大醫王們有能力分別病相,對症下藥,拔除眾生苦難,這就是生命的價值,要盤點自我良能,能做的就要把握去做。
像我,雖然不是醫師也不是企業家,但是我天天都在盤點自己的生命,生死都很自在了。只要生的時候,日日都活得有價值;為人間付出,這就是我的生命價值。
就如大醫王、白衣大士,立志在醫道,所發的願是跟人間生命最相關密切的。每一次看到你們到山上、鄉下往診,不只是去關心病人,還清掃、料理,為他們改善生活環境,人人那分尊重生命、愛惜生命,走入人群付出拔苦的心,讓我很感動,也因此經常在大愛臺看到、聽到那些孤老無依的苦難人,因為仁醫之王、護理菩薩親自到家中去關懷,表達出難以言喻的感恩。
社會上有很多孤老,他們並非生活有問題,而是缺人陪伴,因此我經常呼籲慈濟人要在鄰里間帶動關懷,也很期待我們的醫療體系可以提出教育:老人要如何運動?老人要如何彼此照顧?提醒人人針對老病之苦,提高警覺、預作準備。
⦾銀髮教育,老年生活一道光
老人真的身苦病痛、問題很多;問題出在哪裡?其實是心、腦問題:記憶退化,生活功能也會退化,所以我們要更積極的在社區提倡鄰里之間相互關懷。
如何做?可以一個傳一個,邀請大家來上課——用老人家聽得懂的話語,提醒他們要注意心、腦、體力退化等種種問題,教導生活的方法,讓他們用得順手順心。
這是全球的教育,也是老人生活的一道光;幫助老人,就要讓他們知道如何生活,也提醒社會人士要懂得敬老、疼老,尊重老人。
很期待我們的「長照」,不只是關懷老人或是病痛的人,如果能直接走入家庭去看他們,邀請里長呼籲鄰里居民相互關懷,隔壁照顧隔壁,鄰居照顧鄰居,在社區裡提倡相互照顧的教育,相信這對老人家會更有幫助,也有助於改善社會上的老化問題。
醫療又稱「杏林」,期待大林、杏林,再加上「心靈」,能夠真正「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人人發揮真誠愛心,愛護、愛惜地方,讓「生命」、「健康」、「愛」這五個字,在大林完整展現、做杏林典範。
「慈」是無緣大慈,「濟」是慈悲濟世,「慈濟」兩個字會合起來,就是志拔眾生苦難。感恩醫療菩薩用心用愛,守護、耕耘這一所田中央的大醫院,讓它能充分發揮救拔人生苦的良能。
慈濟不是為營利而建醫院,希望人人有志一同,發揮良能,會合力量守護大林這一個杏林之家,並且用真誠心做教育,進而影響全球。
(整理/洪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