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周幸弘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809善愛膚慰覺有情
Radiating Light Through Giving
覺悟有情無得失
虔誠付出福自來
凝聚善念愛膚慰
點亮心光雲來集
⦾無「求」才有「福」
菩薩,叫做「覺有情」,覺悟的有情人;「有情人」就是人,若再加了「覺」,覺悟的人那就是「菩薩」——所以,人人都可以成為菩薩。
凡夫若只是「有情」而缺乏「覺」,這個情也會是糊里糊塗的凡夫情。無明凡夫心腦常常打結,想不開、看不開,多計較、多有得失心;只要人生有得失,就容易因求不得而產生失落感。
就如有些人每天都會精算獲利,若今天的獲利與理想有一點差距,哪怕只是少了一點點,心裡就感覺不舒服;想要的利益沒有「十分」圓滿,煩惱與懊悔就纏繞於心。
人生不要有「求」,才能感受到「福」。師父天天自我盤點,感覺天天都很有福——我的福,來自身邊有許許多多的菩薩,每天發心為人間付出。
慈濟人是社會的一份子,安定社會、安住平安,這也都是我們的責任。但是,極端氣候不斷釀災,當氣候不穩定,山路很脆弱,災情還不明確時,師父希望大家不要冒險逞強,因為即使是雄偉的大山也經不起大水沖刷,更何況是我們的人生;人和大山相比,真的很渺小。
⦾聚「愛」護人間
二十多年前,經歷了「九二一」地震後,慈濟援建了五十多所「希望工程」學校。當時,有多少慈濟人的陪伴與付出,才能將一所又一所的學校給重建起來?隨著時間流逝,現在又有多少人還記得這些學校是如何而來?想來也是很感慨。
在重建期間,我親自去看每一所學校工程。當時,慈濟人從海內外、從南到北,大家匯聚在中部,齊心協力讓一座座堅固的學校從地拔起。每一所學校的建築,都可說是用慈濟人的愛心能量所鞏固起來的。
除了積極投入工地,慈濟人還踴躍捧起愛心箱走上街頭勸募,希望讓看不見災難,也不知愛的能量有多麼大的人,能有機會體驗布施助人的快樂。哪怕他們捐的不多,但是只要有一念助人的心、有一念參與學校援建的心,就能讓「希望工程」學校早日完成。
我們的社會只要多一個愛心人,讓愛從少數匯集成多數,這就是「淨化人心」。匯聚社會大眾的愛心與善念,用「愛」與「福」造福人間,就能鞏固社會的平安。
所以,我要募的是心,我愛的是人群,希望讓人人有機會造福,期待祝福的聲音多一些,祝福災情過去,未來再也不要有災難。
臺灣的面積很小,在地圖上只是一小點,我希望讓這片土地「小」而「亮」——期待能啟發每個人的良知,讓大家心中有大愛,不論地球上哪個角落發生災難,我們都甘願付出、造福人間。這樣,臺灣就能在國際間發光發亮,讓世界看到臺灣是愛心人與菩薩匯聚的地方。
「哪裡有災,就往哪裡去幫助人」,這就是「菩薩雲集」。從五十多年前到現在,慈濟從發源於臺灣,逐漸讓臺灣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亮。未來,我們仍將繼續守護人間平安,守護地球的永恆健康。
我們要更加努力,心腦多利用,但是不起煩惱。將心腦用心於慈善,當心靈的方向對了,菩薩道的方向走對了,每個人都能成為「菩薩」。
(整理/洪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