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喜捨悲願行

0觀看次
A- A+

攝影/鄭春金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731無悔喜捨悲願行
Living a Life of No Regrets

職志合一拔苦難
真誠美善續家風
把握分秒證法印
無悔喜捨悲願行

⦾做,就能得歡喜

師父天天都在鼓勵自己:「只要腳步還可以跨出去,只要說話還有力氣,分秒都要把握。」所以,這一回仍堅持出門行腳。

從花蓮搭火車抵達第一站羅東,眼睛所接觸到的,每一位資深慈濟人頭髮都白了、身軀也有一點微駝,真是堪嘆人生!但是卻也因此感受到,更應該把握時間,莫讓分秒空過。

好在這一群資深菩薩的心腦都很清楚,他們在溫馨座談時,對眾分享過去走入慈濟的因緣,也分享自己跟著師父做慈濟,那種發自內心的法喜——有做就歡喜,這就是人生的價值!師父的眼睛看到了、耳朵聽到了,當下分分秒秒都很感動。

又看到了年輕人,是一群志業體的員工菩薩,他們在學期間受教於慈濟教育,畢業後不僅投入職工,也同時投入志工,職志合一,多麼有親切感,讓我很開心。

慈濟擁有完整的教育系統,每年都有許多畢業生走入志業體工作,其中,醫療與護理是用生命走入生命、搶救生命,並且用愛關心病人、愛護他、撫慰他,所以每一回看到、聽到醫師、護理師的分享,我都打從內心感恩。

⦾教,為人間培育人才

師父雖然有心、有志願、有願力,但總是缺乏了搶救生命的力量。所以看到大醫王與白衣大士,天天都在日夜的無常中盡心力搶救生命、拉緊病人的生命,絕對不鬆手。又看到病人在醫護菩薩的搶救下,從重症病房一直到轉入普通病房,可以下床、開始訓練走步,大家的心就安了!

盤點一下,到底我們的醫療院所搶救多少人?難以計數。師父覺得很慶幸也安慰,當初有做慈善。

慈濟從慈善開始,再來就是醫療,因為醫療需要教育,所以成立學校。人間的希望在教育,師父最歡喜的是留得住人才——慈濟學校所栽培出來的人才,許多都歸入了慈善跟醫療系統。

經常看到夫妻同行在慈濟上班、孩子在慈濟教育體系接受教育;慈濟的志業、慈濟的大家庭,構成一本完整的家譜。這種很完美的系統,若能夠匯聚一個個的家,從小圈圈、中圈圈到大圈圈,就如佛法所說的「三千」世界,慈濟的大家庭就完整了。

雖然年輕時很辛苦,天天與時間賽跑,一口氣推動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到了第三十年差不多四大平行,到第四十年硬體都已經建設完成。現在,看到我們的慈濟大家庭很甜蜜,無論職工、志工都很貼心,那一種真、善、美,師父感覺此生已無悔。

(整理/洪淑芬)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