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黃宗保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711聚善造福致祥和
Creating Blessings to Bring Harmony to Society
山巔水涯膚苦難
付出無求啟良能
募心聚善修福慧
菩薩招生致祥和
慈濟慈善志業顏博文執行長來自企業界,對數字精打細算。有一天他告訴我:「師父,慈濟人對社會的付出都是自掏腰包,不求回報。否則,若以每小時基本工資超過一百八十元來計算,您這樣就與人家算不清了。」
的確如此!每一位慈濟人都是自願出錢出力,付出無所求。單就環保而言,從一九九O年我在臺中新民商工,以「用鼓掌雙手做環保」號召慈濟人投入以來,至今慈濟環保為社會付出了多少?真的是算不清、無法計算。
延續物命,發揮大用
慈濟的環保理念已在國際間扎根實踐,慈濟人積極在當地推動力行環保,間接帶動起社區的環保意識與建設。
正因為環保成果如此豐碩,也促使聯合國多次邀請慈濟參加會議,向世人分享慈濟環保理念,展示環保志工如何回收、分類,並將仍具使用價值的物品進行整理、修繕,再以全新面貌免費提供給經濟困難的家庭,讓他們能夠獲得乾淨、耐用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改善生活品質。
最近在臺灣,許多慈誠、委員用心投入輔具回收,無論是偏遠的鄉間或山區,大家不辭辛勞,長途跋涉。輔具回收後,還要仔細清洗、細心修繕,之後再送去給有需要的家庭使用。
透過親自家訪、複查,慈濟人對於每一個困難家庭的欠缺都瞭若指掌,因此總能將所需物品備齊、親送到家。有些弱勢家庭的孩子缺少書桌和文具,志工發現了,到環保站尋覓回收來的全套書桌,細心整理得乾乾淨淨,再趁著每月家訪時送達。對正在就學的孩子們來說,這些物品來得及時,真正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菩薩招生,凝聚福氣
感恩慈濟團體有這麼多人才,願意放下身段、彎腰回收物資,讓可用的資源重拾物命,可以滿足困難家庭的需要,對社會發揮很大的效用。
許多志工原本對生活很不滿足,有些過去則有許多一直改不了的惡習,但是跟著慈濟人見苦知福,一改過去改不掉的習氣,表達對自我生活的感恩與滿足……
聽到他們說,「感恩師父,讓我們做得很歡喜。」這分惜福、修福的付出,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歡喜」,更重要的是啟發了人人本性的良能,知足而願意造福。付出之後,所得到的「法喜」,正是菩薩精神的展現。
在慈濟,我們所接觸到的正是真實法。有些人進入慈濟、認識了佛法,了解因緣果報觀後開始身體力行付出,轉貪為布施,將種種不好的習氣,轉變成很有修養的教育,這就叫作佛法教育。
做慈濟,付出同時修養自我身心,這就是修行。期待各位用心「菩薩招生」,讓人人相互吸引,共修福業。「福」是一股氣,所以叫作「福氣」。當人心淨化,人人造福,社會自然充滿福氣,則天下人間就能祥和平安。
(整理/洪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