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相傳菩薩情

0觀看次
A- A+

 

攝影/黃宗保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624代代相傳菩薩情
Nurturing Bodhisattvas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庇護苦難擴大愛
代代相傳菩薩情
尊師重道續法脈
行蘊繫緣勤耕耘

天天在這裡,都會感覺到了菩薩從天而降,或是從地湧出,時常都說「靈山法會」,靈山法會天天在。

菲律賓人醫會起源

我要感恩菲律賓的起頭(林)小正,還有(李)偉嵩、(蔡)萬擂,以及更早期的(薛)秀容、(陳)冰如。記得那個時候,這裡還是一個空地,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你們都會回來,回來了,總是特別會包春捲,所以說來那一種記憶,記憶永遠都在。

總是,這叫做情,菩薩情,拉長情、擴大愛,所以你們把這個愛,也擴到離島去了(義診)。那時候,義診還沒有結束,呂秀泉醫師一定會電話回來。有一回,在講電話的時候,呂醫師跪著,那個時候我真的是很感動,我感覺這就是好弟子,很貼心,那樣尊敬的心。大醫王在這樣的病苦道場,放下身段,用愛付出,是這麼崇高,很令人感動。

所以菩薩們,我們總是有緣,你我都是第一代,也期待慈濟的慧命,同樣都會延續;我也期待,慈濟的第一代也都要延伸,延伸給第二代、第三代。

把握生命 造福人間

看到了(志工洪金礦與太太莊真真帶小女兒一起做志工)這樣的孩子,三歲的小志工,很伶俐,知道這都是去又來的菩薩。他們已來了,我有朝一日去了,等待我再回來,他們已經長大,在慈濟菩薩道等待我再來。大家都發心立願,生生世世,再來時,這一群小小菩薩,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是大菩薩了,換我們來(當)小菩薩。

這總是人間循環,期待一代度一代,未來的越「一生無量」,從一片大片的山,一粒種子播下去,這一顆種子長大了,成大樹了,總是大自然法則都是行蘊,這一個「蘊」字就是極微細,它就蘊行著它的生機。

就如我們每天在老,自己不覺得。我們要好好把握生命,讓我們生命的行蘊,分秒都是寶。盤點生命的價值,一般的生活沒有什麼,出生了,總是這樣孩提時代、年輕時代,就進入老年的時代,人人都這樣。

可是要記得,我們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群都是菩薩,不為自己求安樂,只要人間得離苦;人人盡此一報身,因為這輩子既然有緣,我們這一生總是發心立願菩薩道,菩薩道就是你們現在在做的,這都是菩薩道。

(整理/編輯組)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