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慧海禪師

0觀看次
A- A+

攝影/白崑廷

學佛要精進,而精進需要忍辱與耐力;其實任何事都一樣,不能忍辱、沒有耐力,精進的心就無法恆久。所以,忍耐的確是促進成功的一股大力量。

近百年前,日本有位年輕學僧對研究佛法十分專注。他知道佛經從印度傳至西藏、中國再傳到日本;經過中文翻譯後,再翻成日文。他常想:經過輾轉翻譯後,經文譯法是否都正確?內涵可有流失?他愈想愈懷疑;愈有疑問就愈想探討究竟,找出合乎正道的佛法。

因此,他提起勇氣,要前往保存經典最完整的西藏取經求法。當時西藏是個很神祕的地區,從不與外界來往,甚至有些外人到了邊界就被抓起來。他只好設法到尼泊爾後,再喬裝成尼泊爾人混入難民區和乞丐營裡。他不惜在污穢惡濁的環境中生活了三年,學會當地語言、了解西藏民俗,打聽前往西藏的路程,不敢讓人知道他是外地人。

三年後,一切準備就緒,他選在春天時出發。喜馬拉雅山一帶的春天,山巔所見仍是白雪一片,但他為了要得到真正的佛法,不畏艱辛。他立下堅定的誓願,再辛苦也要向前走。到了冬天,天寒山危路難行,他雖然穿著很厚的皮靴,仍因長途跋涉,腳底起滿水泡、皸裂,痛徹心髓;有時候雪深及膝,踏下去很難再舉起腳來,但他還是憑著無比的毅力,不斷地向前走。雖然很辛苦,心中唯有一個念頭支撐著他──要取得真實、原文的佛法。

好不容易越過喜馬拉雅山,看到前方有一個帳棚,他正高興往前走時,忽然碰上強盜,粗聲粗氣地問他:「你來這裡做什麼?」當時他並未因懼怕而退縮,反而急中生智,說:「我要來找一位很久沒見面的仁波切。」這位仁波切是大家尊敬的人,對方聽了也敬畏三分,變得很和善,還請他進帳棚,泡奶茶、拿點心供養他。

之後的道路仍然崎嶇,必須越過一座座的高山,才能到達西藏平原。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到達了目的地。在拉薩,他想盡辦法進入當地的大學,用功鑽研,學習經典,終於有成。這位就是「河口慧海」禪師,他可說是用自己的生命,換取真實的佛法經典。他後來回到日本,畢生致力於弘揚佛法,而這一切都需要有無比的耐力、毅力才能有所成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