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善根植心田

0觀看次
A- A+

 

攝影/蔡麗瑜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612福慧善根植心田
Cultivating a Rich and Fertile Inner-Field

善種慧根植心地
勤耕福德耘識田
學風富禮尊師道
菩薩大願結好緣

最近,我們要回歸佛陀的故鄉,都在看著佛陀的足跡。佛陀的足跡走走停停,停下來就是說法;他走到的地方,一定要停留一段時間跟有緣人說法。

他們那個地方,是四姓階級,窮的、貧的,叫做「賤族」。我們怎麼想都想不出,他們能用這個不可思議的名詞來形容!人難道真的可以這樣生活?我們怎麼想都無法想到。

見人說慈濟 菩薩招菩薩

在印度有一位甘滿季,六十五歲的人。他天天伸手乞討,從生下來到現在,從他的祖先開始,就是靠乞討生活。他現在已經「翻掌」,變成手心向下,懂得付出了。

缺了教育永遠翻轉不了。看看新、馬菩薩,從一年多前開始,就已經踏上了佛陀的故鄉,也分梯次走進去了,現在了解了他們的生態,可以開始找土地,要為他們教育建設,去翻轉他們的生態。這要長期規畫,所以要接力,要菩薩大招生。

這就是佛陀在《法華經》說的,菩薩要招菩薩,一代傳一代,從一代到第五十代。我說,不只五十代,是每一代要五十人,甚至五十人還不夠,是每個人要傳一百人,總是無限的。就是要盡心力,見人說慈濟,跟人談人間疾苦,教導人人要知福。

知福,不付出,永遠都沒有福。就如到銀行開戶,要儲蓄才有存錢,需要的時候才有錢可領,這是很正常的道理。

養心地 善種子得發芽

「人間菩薩」就如「無形的銀行」,世世代代都要累積。我們要不斷地培養善種子,而且要把這片心地養好、耕好,讓它肥沃起來,善種子種下去才會發芽。就像大地,若全都是石頭,或是鋪著水泥,即使把種子種下去,也會乾掉,不會發芽。

我們說「要培養愛心」,就是要點滴付出,培養心靈的福地。所謂「竹筒歲月」,就是要堅定信心,長長久久,每天培養一分、十分、百分、千分。這就是「養心地」,把心地養得肥沃,子孫也可以代代傳下去,而我們在這一生造福,來生便承著這個福再來。

修行,有什麼行可修?就是要修福、修智慧。如果沒有聽法,就不知福要如何耕、種子要從哪裡來。慧,就是種子,我們要不斷地培植種子,在心地不斷地去養。

一貫教育 建立慈濟學風

黃勝璧,是臺南第一顆慈濟種子,由這顆種子開始邀約會員,培養會員成委員,臺南的會員才不斷地增長。黃勝璧雖然已不在了,但相信他會乘願再來。他的孫子有來讀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學生裡面可能也有他,或許是他孫子的學弟也說不定。

總是這樣的輪迴、輪迴,所以要多結好緣,多造福因,多結福緣,這就是佛法的真諦。

看到幼兒園的孩子畢業,這麼小,這麼整齊,真的好有福!這種的一貫教育,一輩子一次的幼兒園、小學、大學畢業,還有博士班,年年在這樣的莊嚴殿堂完成,我實在很感恩,也很歡喜。

教育志業的老師與校長很盡心力,把學風建立得很好。還有菩薩們的支持,建成了這麼好的學校,我真的很感恩。

(整理/魏玉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