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愛護法立磐石

0觀看次
A- A+

 

攝影/楊秀麗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601聚愛護法立磐石
Supporting Taipei Tzu Chi Hospital with Uniting Hearts

守護醫療奉獻愛
分寸成就立磐石
集眾聚力擴漣漪
甘甜在心世代傳

北部的慈誠委員,一直無私地付出,也一直為臺北慈濟醫院奉獻愛的力量。醫院進行大掃除時,慈誠委員無點不在;不只是志工,院長、副院長、各科室的主任,只要沒有診,就是爭取時間跟志工在一起。

從畫面中看到了,臺北慈院每一間病房都是很亮、很乾淨。病人也很讚歎,感恩所有菩薩的護法,愛的奉獻。

愛的能量 無處不在

看到,這種愛的能量真的是無處不在!醫院在進行護欄整護工程時,慈誠委員從外圍欄杆開始清理,一層一層地樓上、樓下的外圈;清一圈,就要七千公尺。

看到這些,讓我不由得想起,北慈這塊地當初開始規畫時,那裡還有一個已經停了好幾年沒有用的大空間,就要去打掃、清理。很感恩慈誠委員、會員們,一層過一層、坎坎坷坷地去打掃、清理後,才開始動工。

愛的能量無所不在,醫院建設期間,慈誠負責硬體,委員負責軟體,供應餐食、茶水,讓在太陽底下綁鋼筋、鋪水泥的工地朋友,安心地從地下到樓上,或是從樓上裝修到樓下。委員們奉工地朋友為菩薩,我也真誠地感恩這一大群建築工菩薩,情甘意願在付出。

慈濟的建築,分分寸寸,總是很細膩。建築完成後,委員慈誠又開始集眾打掃、清理。每一回我去,總是看到他們帶著大臺北地區的會員,或是會員再帶會員,一層層地,就像水的漣漪,一滴水滴下去,水的漣漪一圈圈地擴大。

醫療體系負使命 疫情期間守護人群

我們的醫院就是這樣扎實,從一塊磚、一包水泥、一寸木料,都是慈濟人這樣集過來,建造了臺北慈院,守護在北區,也不知救了多少人。

尤其是近三年COVID-19的疫情,多虧了醫療系統的勇於承擔。可知道,醫護人員要接觸病人前,要一層層地將自己包得密不透風,那是多熱?

我看到了畫面,乾乾的衣服穿上去,脫下來的衣服都是水,都變色了;這樣一滴滴的水,是從醫護同仁身上流出來的汗水!

醫療體系要守護健康,也要守護生命,而只有充滿了愛的醫療體系,才能真正地守護社會人群。我們的醫療體系中,各個部門、任何一科都是這樣,少一個動作都不行,所以對醫院的每一位,都要很感恩。

慈濟醫療體系 守護患者的身心靈

我除了對全院同仁感恩,也感恩慈誠委員。當我有心想要蓋醫院時,大家幫我建設;有了醫院後,大家幫我守護。他們不只是守護硬體,也很了解師父的心,替師父去感恩每一位醫護同仁。

慈濟人走入醫院,是真正無私地奉獻。病人收進來了,他們去陪伴,跟病人、家屬談心,讓他們到了慈濟的醫院,身心靈都能夠得到醫療。

有做有得,且分分己獲。請大家一定要用感恩心,感恩過去付出無所求的投入,再將這樣的感恩心代代相傳。其實,不用求,因為「功德自得」,而要成就「德」,就要付出。當我們再回憶過去,心裡是不是好甜?所以甘願、歡喜,這都是菩薩們愛的能量付出。

(整理/張麗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