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陳靜惠)
有位從南部來的婦人,對著我泣不成聲,原來婦人的兒子是成績優秀的大學生,不久前在校園內用汽油自焚,她說:「我兒子性情較急且求好心切,每件事都要比別人強,並且有一個志願──功課要念得好到可以保送直升研究所。」我問道:「除了功課壓力,還有其他原因嗎?」她說:「他交了一位女朋友,幾個月前女朋友不理他,他感情受到打擊,很煩惱。他平時因個性比較驕傲,所以朋友很少,女朋友可能因為他個性孤僻而漸漸遠離。也許還有種種煩惱糾纏在一起,最後他才以此尋求解脫……」
這位母親曾聽到一些大學生加入慈濟後的心聲,感慨地說:「我太晚認識慈濟,要是早幾年加入慈濟,就知道如何教育兒子,影響他加入慈青。」她不停地哭泣。我安慰她:「母子情深,發生這種事要你不哭、不傷心,是不可能,也是不近人情的事,但是要懂得節哀,過度哀痛會傷身體,而且也喚不回他的生命,倒不如祝福他,救度他的慧命。兒子既已往生,千萬別用母子親情牽絆著他,使他無法解脫。你要擦乾眼淚,把愛的力量普施於天下的青年子弟,為他祝福,為他造福,轉母子癡情為智慧大愛,這樣他才能安心地走。」
她說:「我會聽師父的話,但不知要從何做起?」我說:「你就跟著這位委員去做助人的事,把『哭』的時間用來多瞭解人生百態。」她說:「我要做,但好像太遲了!」說著說著又淚流滿面。
人生之苦何其多!面對該做的事,我們絕對不能因為為時已晚而躊躇不前。當因緣成熟就應立即行善,發揮自己的良能,這樣的生活才會快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