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陳靜惠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530以身載道永流傳
Passing On the Buddha's Wisdom
承佛教法淨己心
感報三恩廣弘揚
入群鋪路身載道
時光流轉永續傳
誠如美國分會執行長慈慧所言,浴佛節已經是跨越宗教的節日了。志工在各地舉辦浴佛節,藉以表達對於佛陀的感恩,任何人不分宗教、種族與國別,都能前來表達對於聖哲的這一分心意。
賑災因緣踏上佛土,以菩薩行回歸佛陀本懷
浴佛節這一天正好也是母親節,我們同時提倡孝親活動,提醒人們不忘反哺之恩,重視大孝尊親更要懂得敬天愛地,愛護大地之母。活動既有傳統的意義,也符合現代環保意識,現代人只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便能珍惜所有。
志工鼓勵人們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多年來一直在做著這樣的「弘法利生」的工作。此外,佛教界基於共同信仰,人人以虔誠的心一同前來禮謝佛恩,這讓我更感到歡喜與感恩。
在尼泊爾,慈濟志工在藍毘尼,也就是佛陀的出生地舉辦浴佛,地點就在摩耶夫人廟,意義非凡!
二0一五年尼泊爾發生大地震,這是慈濟繼一九九三年的水患之後,再度有緣踏上那一片土地進行慈善援助。當地一座創古度母寺,寺院一尊佛像受到地震的影響,很奇妙地,佛像的身體沒有移動,可是頭部卻轉向東方!
志工到當地賑災,見到這一尊面向東方的佛像,感覺不可思議!想想,昔日中國高僧大德朝西方取經,沒想到尼泊爾的這一尊古佛居然在現代面朝東方?這該如何解讀呢?就現代意義來說,佛法在東方已經很興盛,此刻是否正是時候由東向西,反向地回歸佛陀的故鄉,以佛陀的本懷回饋當地?
古蹟見證興衰滅亡,佛子以善行廣度有緣人
在《法華經》,我們知道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是為了教菩薩法。佛法在人間,人們了解應本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救拔人間苦難;反觀佛陀的故鄉與出生地,在印度和尼泊爾,佛法反而沒落了!在那裡,鮮少有人得到佛法的滋潤,也不知道可以行菩薩道。
看見志工傳回來那一尊在地震後轉向的佛像時,那畫面激發我思維著一定要趕快呼籲,由於賑災的因緣,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志工準備長期分梯進駐在尼泊爾,因此我籲請志工菩薩們將力量會合,齊心幫助尼泊爾的貧苦之人。這是以大乘佛法回饋佛陀的故鄉,報答佛恩最好的方式。
新馬的慈濟志工決心以長期接力的方式,分梯次駐在當地,期待協助貧民翻轉人生。除了提供物資,更計畫落實教育的希望工程,讓佛法的精神融入當地,滋潤人們的心靈。
每當新馬志工與我視訊連線回報在尼泊爾和印度的協助方案,他們總也不忘讓我看看當地的古蹟。記得有一座已經破落的塔,那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所建造的,距離佛滅之後一百多年,距今也有兩千多年了啊!
歷史古蹟見證王朝的興衰滅亡,但是佛法卻不然。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如此尊貴而偉大的聖者,這位悉達多太子生長在印度,他當時修行悟道所擁有的智慧,如今已經普及在東方世界。有多少人因為接受佛法而啟迪心靈?又有多少人因為明白世間的本質,因而運用佛法解脫種種的苦?就像師父也一向勉勵大家開啟心中的大愛,走入人群救拔苦難,才不枉費得此人身、得遇佛法。
浴佛禮敬佛門三寶,志工身行留史銘刻在心
佛法是人間的至寶,看看在尼泊爾的創古度母寺,志工在那裡舉辦浴佛,會場布置一尊又一尊的「宇宙大覺者」,當地人見到現代佛像,無不感到相當寶貴與珍惜,這就是對於三寶的敬重與愛護。對於志工們所做的這一些,師父的感恩實在是道不盡啊!
慈濟志工不斷在創造歷史,隨著時間流逝,我們可以回過頭來見證歷史。大家平日力行菩薩道,我行,你也可以行,人人行道在人間,除了要用文字記載下來,更應以雙手雙腳繼續在人間留歷史,這會讓人更加銘刻在心。請大家要多用心啊!
(整理/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