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廖右先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528導之諦理弘宗門
Guiding Students with Principles and Propriety
育教以禮重師道
純真志學尚品德
導之諦理示典範
慈悲喜捨弘宗門
泰國的教育重視傳統道德,強調孝順父母、尊師重道,慈濟在泰國清邁建立的慈濟學校,學生很純真,儀表也乾淨整齊而不邋遢。一個人行、住、坐、臥的樣態和行為操守不僅代表禮節,在道德和禮儀方面懂得自愛與尊重他人更為重要。
重視品格與人文素養,泰北慈濟學校如珍寶
每次一談到教育方面的話題,我的腦海裡總會自然浮現泰北清邁慈濟學校。記得曾經看過這樣的畫面——老師正在走廊與人談話,學生經過時一個個彎腰,恭敬有禮地走過老師的身邊,相當有禮貌。
尊師重道是禮節的教育,這是內化而自然外顯的行為,給人的感覺很直接,因此我光從那一個攝影畫面,便在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清邁慈濟學校的教育做得多成功?並不需要對外說一個字,所給予我的感動和舒服卻無法忘懷。
當然,泰北慈濟學校在泰國本地的辦學也是名列前矛,在七十幾個省分中排名第八,在泰北則是名列北部的第一名。在那麼偏遠的地區能夠獲得如此殊榮,我感到很滿足,也讚歎校長與師長們的用心。
慈濟辦學並不是為了競爭排名,教育志業是基於願力,期待培養偏鄉清貧的子弟在將來具有專業能力和品格,可以走出大山朝向自己的理想發展。我們要幫助孩子們自小立志於學,而師長們則是立志於教,希望從慈濟校門畢業的學生在素質方面不亞於都會的名校。
慈濟辦學的動機非常單純,而校園也提供真誠的環境,重視純真的品德教育,這在現代是很難得的,因此我希望泰北慈濟學校的校長與師長們能夠好好珍惜,並且繼續維護良好的人文素質。
有禮有德兼慈悲喜捨,自小培育大有用人才
「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導之以正。」這是慈濟教育的精神主軸。教之以禮,使學生懂得待人接物的禮節;育之以德,讓學生內心有德,自然能夠成為正人君子;傳之以道,教導學生孝親尊師,重視倫理道德;導之以正,是教育學生明辨是非而不誤入歧途。
泰北慈濟學校的校園環境整齊優美,師生穿著整齊的制服,一看就能識別。學生的作息規律,行為也中規中矩,師長還教育學生懂得感恩,在家孝順父母,師生還定期關懷貧困家庭,甚至為這些家庭募款幫助他們改善生活。
師父雖然不曾出國,可是有關於泰北清邁慈濟學校的報導,在在讓我佩服師長與校長的用心,感恩他們讓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成長,個個循規蹈矩、人見人愛。師生之間用心「教」與「學」,這是人文之美,雖然是位在山上的學校,可是用心的程度不由得令人心生敬愛。
美,並不是指一個人的五官長相,更重要的是內在心靈的涵養與氣度。一個人的外在行儀只要整齊規矩,看起來就漂亮,看看我們的學生就是如此純真。慈濟學校的校訓是「慈悲喜捨」,泰北慈濟學校的師長引導學生關懷他人,這就是慈悲。只要孩子自小懂得慈悲喜捨的道理,將來步入社會必然能成為大有用的人才。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一個心中有愛的人,內心自然開闊無比。慈悲沒有敵人,師父也常告訴大家要「擁抱蒼生」,擁抱普天之下的所有人,並且給予人們溫暖,這一分「愛」的教育也可以「如是」落實在慈濟的教育體系,就是這樣。
(整理/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