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鄭春金
主講/證嚴上人
人間菩提20230522慧燈相續愛引航
The Guidance and Love of Tzu Chi Moms and Dads
柔懷懿德身示教
慈悲誠正育英才
鞠躬盡瘁築希望
慧燈相續愛引航
慈濟大學的懿德媽媽林勝勝是相當資深的慈濟委員,很多人都認識她。自從師父籌建醫院,三十多年來,她始終陪伴、護持著師父,如今她的世緣已了,往生後將大體捐贈給慈濟大學。看見校方為她舉辦感恩追思會的畫面,師父的內心雖然很不捨,卻讚佩她的精神毅力。
慈誠懿德會德智兼備,以身示教的最佳典範
在花蓮慈濟醫院啟業之後,師父接著創辦學校,為社會作育英才,也希望培育出富有愛心的良護、良醫。一九八九年慈濟護專(即現今慈濟科技大學)創校,我從慈濟委員中遴選出德智兼備的志工擔任「懿德母姊」,協助校方輔導學生的品格教育與生活。一九九四年慈濟醫學院成立,「懿德母姊會」更名為「慈誠懿德會」,男眾慈誠志工也加入服務。林勝勝承擔慈懿會的幹部,多年來一直投入學生的生活輔導與關懷。
慈誠懿德會的慈誠爸爸、懿德媽媽都是相當資深的慈濟志工,他們跟隨師父創辦醫院、學校,這一路宛如推著載重的牛車爬上坡。師父走在前面拉車,志工們緊跟在後用力推動,才能讓醫療與教育志業跨出腳步。師父能夠落實願望,無不都是志工與會員們出力出錢的無私奉獻。
慈濟志工的隊伍浩蕩長,肩負的志業責任重大,感恩所有志工無畏艱辛一直護持。「感恩」教育與品格教育一直是社會所需要的,而像勝勝這樣的志工,他們的愛心付出都是最佳典範,值得感恩。師父在此也向各位志工菩薩們深深一鞠躬、合十感恩。
大家都與師父有約,只是有些志工完成階段性任務之後先行落幕了,但在他們後面仍有一群志工再接再厲繼續推動著慈濟志業。演完人生劇本下臺的志工只是先走一步,他們仍然與我有著未來之約。我們師徒約好再來人間行菩薩道,慈濟的菩薩道通往成佛之路,因此我們生生世世推動著一部又一部的「菩薩車」往上坡去。這是我們共同發心的大願。
真摯情感啟動善循環,廣為四大志業育良才
另一位同為慈懿會的張廣輝居士,他是慈大附中第一屆的慈誠爸爸,二十三年來定期到花蓮陪伴學生。張居士陪伴過好幾屆的學生,有些人現在已經成家立業了。得知張爸爸往生舉辦告別式,他呵護過的附中畢業生前往悼念,後來也在花蓮為他舉辦感恩音樂會。他們回想這位慈誠爸爸長期以來的愛護,牽著他們的手走進校園,也勉勵用功求學等。慈誠爸爸有心、懿德孩子也有情。
不只是張居士,記得幾年前一位慈濟大學的慈誠爸爸往生,他的懿德孩子們也出席他的告別式,並為他戴孝參與喪儀。在現代社會,誰還會生育這麼多的兒女?我們的懿德孩子與慈懿會的爸爸、媽媽們的感情就是如此深厚啊!
正因為彼此的情感如此真摯,這是清淨無染的「覺有情」,有些學生在踏出校門之後,若不是選擇回到志業體服務,就是利用工作之餘返回母校擔任志工。慈懿會志工所陪伴出來的學生,在社會的各行各業均有所成就,其中有學生選擇從事教育,秉持著在慈濟所接受的良好理念教育下一代。
真的很感恩如此的善循環,從教育志業開始進而遍布在慈善、醫療與人文四大志業。師父每每在四大志業見到由我們的教育志業體所培育出的畢業生,內心不禁覺得很安心,既懷著無限的感恩也感到此生無悔。
(整理/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