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 歌蒂雅的苦命人生

0觀看次
A- A+

撰文/魏玉縣

歌蒂雅帶著十五歲的兒子及十三歲的女兒,在菩提伽耶市區租了一間房。志工到訪這一天,歌蒂雅的母親正好來看她;身後的那張床,就是一家三口睡覺的地方。(攝影/陳麗雪)

住在牧羊女村的歌蒂雅(Godiya Kumari),今年三十四歲,2015年丈夫過世後,她便被婆家趕出家門;帶著十五歲的兒子及十三歲的女兒回到娘家,卻未能受到四位哥哥與兩名姊姊的祝福。堅強的她,為此在菩提伽耶市區租了一間房,每周四至五天到巴克拉爾(Bakraur)做田工,同時兼職清掃工作。

◎單親母親 在困境中求生存

2023年4月,慈濟本土志工士楊(Vivek Kumar)接獲村長提報,前往了解歌蒂雅的生活狀況。他發現,歌蒂雅於五個月前,搬到一間組屋的頂樓租屋處,但這間房子沒有門窗,外頭還堆積了業主留下的一大堆物品。

馬來西亞志工駱美花表示,歌蒂雅雖然貧窮,但仍想盡辦法讓一對子女上學,更額外上補習班。當時,歌蒂雅已積欠了四個月的房租,以及三個月的補習費;經過志工開會討論,決定每月補助她房租及物資。

志工團隊將物資送至歌蒂雅頂樓租屋處。(圖片來源/士楊提供)

8月25日,志工再次聯繫歌蒂雅,並了解她的工作計畫。歌蒂雅表示,雖然她正在待業中,也曾參與政府主辦的創業培訓說明會,希望向政府申請貸款創業,但遲遲沒有著落,加上屋主將收回房子改裝成縫紉間,因此歌蒂雅勢必要另尋一個落腳處。

由於歌蒂雅的兩個孩子都在牧羊女村就學,所以她打算在村子裡找間負擔得起的租屋;加上本身會裁縫,只要能有一臺縫紉機,她便可在家兼職做衣服。志工向她承諾,待一切安頓妥當後,將協助向慈濟基金會申請採購縫紉機。歌蒂雅感到很歡喜,也很感恩志工的到訪,因為自從丈夫往生後,就沒有家人、親戚前來探望過他們。

◎縫紉機送來了 歌蒂雅笑了

當志工得知歌蒂雅已搬至尼連禪河邊一處公寓的一樓,便採購了一部新的縫紉機,在9月14日送去。歌蒂雅看到她夢寐以求的縫紉機時,就像在把玩心愛物般輕撫著,臉上是無限的欣喜。

2023年9月14日,菩提迦耶志工團隊為歌蒂雅送去全新的縫紉機。(攝影/葉晉宏)

由於新縫紉機需要組裝,志工在沒有工具及組裝經驗的情況下,一行人一起研究,竟花了近四個小時,才將縫紉機組裝完成。完工後卻發現,縫紉機上的木板不慎被弄出裂痕,踏板邊的輪軸也會晃動,但因天色已晚,志工只好先返回慈濟會所。

這幾天,志工一直掛心這部縫紉機能否順利使用,也擔心當時不小心造成的裂痕,會影響歌蒂雅車縫衣服,因此在9月21日下午,志工們再度前往探視。

出發前,志工胡桂雲特意準備了存放在會所的紅布,以及兩個大小不一的袋子。由於每月一日是「慈善日」,志工會在這天發放物資給照顧戶,也會在家訪時,回收他們的「米撲滿」和「竹筒」,而這兩款袋子,就是用來裝米和裝錢的。

◎志工協力 改善歌蒂雅的生活

9月21日,志工前往探視歌蒂雅,並準備寬版膠帶將縫紉機上的木板裂縫黏合。(攝影/陳麗雪)

歌蒂雅的租屋,約兩坪大沒有窗戶,靠馬路的一側,是一扇無法開啟的落地鐵門,房內的光源,僅靠著一只燈泡。房內一張雙人床,是全家三口睡覺的地方;牆上拉起一條繩子,上頭披掛幾件衣服,再無他物,房內最醒目的,就屬那部嶄新的縫紉機。

駱美花一進屋內,就先拿出預先備好的寬版透明膠帶,在縫紉機上的裂痕來回黏貼。她略帶歉意:「把人家新的縫紉機弄壞,我真的很過意不去,怎樣都要再來看看。」而胡桂雲則拿出紅布和袋子的樣本,希望歌蒂雅試著車出米袋和錢袋,至於袋口的部分,再由志工串帶子做成束口袋。

突然間,停電了!整間屋子頓時暗了下來,志工打開手機的手電筒幫忙照明,讓歌蒂雅可以順利穿線、裁剪。這時,始終默默坐在一旁的男孩,也從口袋掏出手機,打開手電筒為媽媽照明。看著歌蒂雅穿好線,將縫紉機拉到床邊,坐在床沿開始踩起機器,男孩手中的手電筒始終亮著。

歌蒂雅的兒子掏出手機,打開手電筒為媽媽照明。(攝影/陳麗雪)

歌蒂雅車好一個袋子後,胡桂雲給了一些建議,其餘九個袋子,也請她陸續完成。歌蒂雅表示,慈濟如此幫助她,所以她不收車袋子的工資;志工讚歎她是個懂得感恩的人,歌蒂雅聽了,臉上浮現難得的燦爛笑容。

◎慈濟人的關心 歌蒂雅感受到了

其實當天志工來到家時,才知原來歌蒂雅已開始接生意,並成功為客人做好一件衣服。歌蒂雅表示,鄉間電力供應不穩定,只要停電了,孩子會幫忙用手機照明,還會幫忙洗衣、煮飯及打掃。歌蒂雅有一對如此懂事的孩子,志工也為她感到欣慰。

回程時,駱美花也提到,這是她第三次看到歌蒂雅。最初看到她時,總是滿面愁容;後來看到志工與孩子互動,並且幫她解決生活上的難題,才漸漸看到她露出笑容。尤其在得知志工將為她申購縫紉機的那一刻,歌蒂雅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志工從慈濟會所帶來紅布,請歌蒂雅車成米袋和錢袋,以便「慈善日」家訪時,回收案家「米鋪滿」的米和竹筒的錢。(攝影/陳麗雪)

每年10月和11月,印度會有很多節慶,許多村婦都會換上新衣,這對歌蒂雅來說,是個賺錢的好時機。「我們知道,她已看到未來的希望。」駱美花說,其實歌蒂雅的縫紉技術是自學的,因此邀請她到慈濟菩提伽耶會所,參加即將在十月啟動的「縫紉班」,增進自己的技能,以改善家庭的生活。

慈善,是慈濟的根本;訪視,是慈濟志工的本分事。證嚴上人最期盼的,是可以翻轉佛國人民苦難的生活。看著歌蒂雅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志工們希望透過持續的陪伴及引導,可以翻轉她的人生,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一位付出助人的人。

歌蒂雅(中)知道慈濟是真心在幫助她,一家人一路送到門外,揮手與志工道別。(攝影/陳麗雪)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