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瀅琇(高雄)
這是一則土耳其強震的心碎故事。
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校長秘書巴斯爾,在地震過後,去古城安塔基亞帶哥哥阿罕默德出來。雖然歷經過家鄉敘利亞的轟炸,但第一次看到彷彿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天災景象,每個人都露出木然、呆滯的表情。
◎土敘強震,人間煉獄
由於災區非常寒冷,慈濟志工準備禦寒物資,隨時展開援助行動。周如意師姊(慈榮,右2)與滿納海國際學校校長主麻(Cuma Serya,右3)、副校長阿罕默德阿里揚(Ahmed Aliyan,右4)一同準備物資。(圖片來源/周如意提供)
巴斯爾兄弟倆經過帳篷區,只見一名婦人抱著已經往生兩天的孩子遲遲不肯放下,依舊幫他穿衣、蓋被,堅持孩子只是睡著。也遇到一位在敘利亞當過三十年校長的同鄉,回去救他的姪子。但姪子一家人已經罹難,這位同鄉堅持不肯離開,說他希望死在家人旁邊。
回到伊斯坦堡後,阿罕默德述說地震當時他原不以為意,後來聽到很大的地鳴聲,接著四周陷入一片黑暗。他用手機打開手電筒,在倒下的櫃子找到四歲的孩子。此時孩子已無意識,打了幾個耳光後才開始呼吸、回神;接著五、六層的大樓開始一層層往下倒,所幸一家人及時逃出。
2月16日,土耳其慈濟人在當地採購的第二批2,620條毛毯抵達滿納海國際學校;滿納海青年志工也加入搬毛毯的行列,志工們上前合力搬運。(攝影/萬家宏)
到了戶外,約五十位災民聚在一起,在大雨中過了三天;由於天氣非常寒冷,他們只能找塑膠布幫孩子遮風避雨。而這幾天,不斷有人從地底下發聲求援;阿罕默德拿著榔頭,尋聲將人救出後,便有更多的人來向他求助。
救援過程中,有人因為家人陸續往生而不願出來;也因為餘震不斷,倒塌的建築物又再次崩塌,讓地底下的人更無生還的機會。由於大家無食物可吃,只能到超商將食物分給生還者,這樣的場景,猶如世界末日。
來到滿納海國際學校的阿罕默德,與前去土耳其的慈濟勘災團志工一起用餐。許是剛從災區出來,兩眼依舊無神,徒手救人的痕跡還清晰可見。但他感受到志工的關心,發現他還有這些如兄弟、如家人般的志工關心,便逐漸展現出笑容。
◎人間至悲,用愛相伴
慈濟志工齊聚內湖聯絡處整理庫存環保毛毯,並打包裝箱。志工細心地熨燙慈濟LOGO標誌,讓拿到毛毯的人,都能感受到慈濟人的用心與尊重。(攝影/陳俊郎)
土耳其駐臺辦事處募集禦寒物資送往土耳其,委由慈濟協助收貨及整理打包,收貨地點就在慈濟內湖園區。
慈濟於2月9日,捐出八千一百四十八條大愛感恩科技加厚版毛毯(約二十五公噸)予土耳其駐臺辦事處。也是由內湖園區承擔毛毯的製作、包裝及運輸,該批加厚版毛毯,已於12日上午全數送抵伊斯坦堡。
全臺慈濟志工及社區大德不斷在網路上號召,從9日至12日,總計近四千名志工從早忙到晚,整理分類、打包、裝箱。而土耳其駐臺辦事處負責人與同仁,以及在臺土耳其人共三十位,也一起搬運物資,為家鄉出一分力。
全球的愛滿溢,「大愛共善專案」全球響應援助土耳其:亞洲十四國、歐洲八國、美洲十二國、非洲五國、大洋洲二國,總計四十一個國家、地區,與土耳其共體時艱。
菲律賓保和島志工、慈濟助學生及同仁響應「大愛共善、救拔苦難-馳援土耳其」募心募愛,2月11日至12日兩天在比拉蘭市各大商場出入口募款,馳援0206土耳其地震災民。(攝影/Raycele Delusa)
其中比較特殊的是,今年是海燕風災十周年,菲律賓獨魯萬12日舉辦新春活動,並於活動中募心募愛援助土耳其;保和島震殤十周年,保和島志工、助學生及同仁,也於11日為土耳其及敘利亞地震募款。莫三比克本土志工8日為土耳其地震祈禱與募心募愛,而多明尼加的街頭募款則於13日啟動。
2015年,慈濟在土耳其成立滿納海國際學校,讓敘利亞難民孩子在此接受教育;多年來重建生活,現在也準備好用自己的力量,回饋這片接納他們的土地。
十七歲隻身偷渡到土耳其的傑內德,當年背著重重的書包逃難,請求慈濟讓他就讀,並把慈濟每月的助學金金額記下,發願未來有能力要加倍回饋給慈濟;目前他正承擔慈濟勘災團翻譯。
災後重建之路漫長且艱辛,全球愛心人士用愛陪伴,災民將不孤單;土耳其加油!敘利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