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一起蓋主堂】生活密碼•愛與關懷-劉維師兄

0觀看次
A- A+

撰文/李美儒
整理/靜思園地編輯組

生活組就是要照顧大家的生活起居,
我沒有什麼一技之長,
但是,大家有需要我幫忙的,
我會很樂意的為他們服務,
讓他們有回家的感覺。
                           ──生活組志工劉維

劉維一頭稀疏白髮,戴著一副大大的銀邊眼鏡,笑起來眼睛瞇成一條線,宛如彌勒佛般。(攝影:周振邦)

座落在山脈底下的靜思精舍主堂興建工程,四十一位外包人員和志工們,正在二樓樓板和大殿夾層間,馬不停蹄地進行綁鐵筋、水電施作、模板定裝、工地整理......等,任由一顆顆斗大的汗水浸濕了衣服。

「師姊,請坐這邊。」近午時分,生活組窗口劉維,笑容可掬地點著頭,依序引導工地菩薩和志工們進入簡報室用餐。「師兄、師姊請起立;請合掌,向上問訊。」待大家盛好飯菜就坐後,他即呼班,帶領眾人問訊,感恩人人辛勤付出。

主堂興建時,劉維已七十三歲,做起事來仍積極又有效率,力行做人要誠正信實,他說:「師父有說過,做慈濟不要找藉口,要找時間。」

愛無所不在。劉維眼看桌上一道道川燙地瓜葉、炒素腸、紅燒冬瓜......等美味佳餚快見底了,趕緊擱下碗筷,起身請香積組加菜,生怕大家沒吃飽,下午沒有足夠體力繼續工作。他笑著說:「照顧大家三餐吃得飽,是我們生活組的本分事,一點也不能疏忽。」

劉維為人和藹又親切,做起事來積極又有效率。(攝影:張嫦娥)

劉維出生在一個清苦的年代。「我出生在苗栗,四歲時全家搬到嘉義當佃農。但因爸爸愛賭,和媽媽的感情也不好,常常剛收割好的稻青,人家就來拿走,所以生活一直過得很苦,以致我小學畢業證書都沒拿到。」

了解要過好日子就要讀書,劉維在台灣光復後那年去讀小學,由於家中實在太窮,他經常請假在家幫忙農事,因而荒廢了學業。嘆口氣,沉思了一會,劉維說起十六歲時和媽媽到台北找大哥,希望遠離困苦的生活。

在台北,他曾到雜貨店當店員、踩三輪車載貨、在礦場當童工;後來想學一技之長求穩定,他便去學開車,希望當一名職業司機,在路上盡情的奔馳。

二十歲劉維去金門服兵役,熱衷開車的他,考到了軍用卡車執照;退伍後,他如願地到一家公司和營造廠當司機,一開就是二十年。後來,經友人介紹他到行政院公文交換中心當工友,這才結束了鎮日與車為伍的日子。

精舍主堂開始興建後,負責生活組的劉維,重拾開車生涯;然而,這次接送的,是來自各縣市的志工菩薩們。

劉維做事盡忠職守,隨時來回火車站、機場接送志工菩薩,或買、換車票。 (攝影:黃齊珍)

「我發願興建主堂時,要回來承擔。」劉維笑笑地表示,因黎逢時師兄的一通電話邀約,他如願來到精舍,和四位機動組師兄,每人每月輪值一個星期,共同承擔生活組,至今與他們配合得很好。

「生活組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志工來回之交通接送,買車票或退換車票;幫男眾師兄安單、打便當及張羅用餐等,照顧大家的生活起居,讓他們有回家的感覺。」

「說壓力是有一點,」劉維接著說:「像回來人數如果很多,就安排大巴去接,二、三十人,那就安排中巴,個位數就安排小車去接;遇到晚班火車誤點,那我們交通接送也就跟著晚回。記得有次接志工回到精舍時,已經快凌晨一點了。」

劉維做事盡忠職守,讓黎逢時師兄對他讚歎有加:「劉維年紀雖大,但頭腦很清楚,配合度又高,對大家的生活起居照顧有加,不用我操心,是一個負責任、有使命感的人。」黎師兄接著說:「晚上睡覺前,劉維師兄會問大家有哪裡不舒服?若有人喊腰痠或背痛,他會貼心地拿出備好的貼布,幫他們貼上。」

劉維的用心與體貼,接觸過的人都知道;然而,在他尚未進入慈濟前,可不是這麼會照顧人的。同修嚴蔡玉說:「他以前會喝酒,脾氣也不好;進來慈濟以後,沒有再喝,脾氣也變好,是很用心在做。」

休息時間,劉維送點心來給工地菩薩們享用。(攝影:簡淑絲)

嚴蔡玉表示,以前每天出外做環保,家裡堆了很多資源回收;到了假日,他會主動將回收載去賣,所得的錢直接拿到台北分會捐,做得很歡喜,她笑著說:「對他,我真的很感恩。」

說到感恩,劉維也感恩地回憶起加入慈濟的因緣。1989年,嚴蔡玉說她想做好事,便去找住在附近的師姊來收善款;兩三年後,那位師姊突然沒來收,因此他就主動打電話去分會問。隔沒幾天,許吳筍師姊便來收善款,讓他們能繼續做好事。

許是因緣到了,劉維本著單純的心念,希望有更多人一起來做好事;他和嚴蔡玉開始向左鄰右舍募款。

隔月,許吳筍師姊看他們夫妻倆這麼有心,便拿來一本勸募委員本子,請他們以後收好功德款,直接拿去台北分會交。突如其來的因緣,讓夫妻倆有點訝異,但想到有這份機緣,他們也勇敢的承擔;並主動向許吳筍師姊問起加入慈誠的方法,因而開啟他真正走入慈濟世界的門。

劉維貼心地照顧大家的生活起居。(攝影:林玲俐)

1990年,慈濟台北分會剛啟用不久,劉維在許吳筍師姊的帶領下參與共修。「第一次走進分會,感覺道場好莊嚴、好攝心,以後我要常來這個地方。」劉維內心暗自下了這個決定。

三年後,五十五歲的劉維受證慈誠,心中充滿法喜與感恩,決定隔年找同修嚴蔡玉一同培訓委員。結果,嚴蔡玉因擔心不會寫字而選擇半途放棄,有點失望的劉維只好先受證委員。

對於師姊無法與自己一起參與活動,劉維用心地省吃儉用,加上跟會的方式,幫師姊圓滿榮董,盼讓上人為她祝福早一點受證為慈濟委員,與他同行菩薩道。

有願就有力,雙雙接受上人祝福的劉維同修,平時在社區承擔助念、告別式、做環保、老人院關懷及到內湖聯絡處做毛毯。除此之外,他只要週五、六有空,一定到新店慈濟醫院當志工,不讓時間空過。

「吃點心囉!」這一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日,精舍有七月吉祥月的活動,於是提早讓大家用點心。劉維盡好生活組的本分,開心地端著常住師父做好的五穀雜糧麵包,到工務所給志工們享用,溫暖大家的心。

慈濟人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主堂,於2009年緊鑼密鼓地啟動興建工程,讓不少志工留下愛的歷史足跡。而劉維更是其中一位見證這永恆歷史的菩薩;凡事抱持心寬念純的他說:「做,就對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