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中的曙光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素月(臺東)

 

張鳳蘭(明沍,右)師姊與郭陳貴英(心慰,左)師姊至各定點收取資源回收物。(2007.7.20攝影:顏霖沼)

「太麻里」在排灣族語言,意指太陽升起來的意思。太麻里有迷人風景,蔚藍太平洋,還有「一日美人」之稱的金針花等等。

在這美麗的山海間,更蘊藏了一群人間菩薩。

張鳳蘭師姊九十年受證,在太麻里孕育出十位慈誠委員,還有無數環保志工,開拓無數環保點,是太麻里最強而有力的「大桶箍」。將太麻里法親們帶領得個個法入心,法入行。

招牌綠篷小貨車是嘉蘭村民辨識江張鳳蘭師姊(明沍)的一大標誌;這個因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與慈濟結緣的小聚落,民眾很認同環保理念,每次一見到鳳蘭師姊的到來,總會主動送上回收物,讓她滿載而歸。(2016.9.26攝影:黃筱哲)

踏進太麻里環保站,既能感受到祥和之氣及濃濃法親情,比曙光溫柔些,比陽光熱情些。

鳳蘭師姊菩薩身影如和風般沁心,她總是笑臉迎人,慈眉善目,慈言善語,誠懇對待每一個人。

「媽......您都一直帶別人,為什麼都不帶我?」兒子問。

「真的嗎?你真的願意進來慈濟嗎?願意跟媽媽做慈濟嗎?」

張鳳蘭師姊說:聽到這句話我真的太高興了,這一生收到最好的禮物,原來兒子一直在關心我的一舉一動,原來他這麼愛慈濟。

師姊在太麻里做環保將近三十年,認為要菩薩招生,這是一個最方便的法門。師姊說:目前受證委員、慈誠都是從環保入門。之後開始帶大家進入慈善、醫療等志業,也在環保站成立品書會,凝聚大家道心,行菩薩道,以法供養 上人。

 台東靜思堂全球委員慈誠精進日,張鳳蘭(明沍,戴眼鏡),一起線上聞法。(2021.9.6攝影:陳怡君)

師姊一生中經歷了幾次的災難,十三年前,八八水災及這次COVID-19疫情,她說:還好有進入慈濟有做來囤,不然經過八八水災的重擊,真的會垮掉。水災時店面及釋迦園全部付之流水,損失慘重,但想想朋友在水災中往生,我能得平安已是有福了。

這次COVID-19疫情讓師姊嚇一跳,她說:我以為台東最安全的,沒想到無常瞬間到來,就在我們太麻里。五月底到六月初就有二十位感染,給純樸的鄉村重重一擊。大家人心惶惶,就怕隔壁就是確診者,防人像防諜一樣,整個太麻里街上看不到人影,病毒無形無色,這是上天給我們最大的考驗。

因為疫情,慈濟活動全部暫停,環保也無法做。但是疫情無情,法親有愛,師姊安穩凝聚法親,在家綁粽子送去環保站,再一一打電話請環保志工去環保站拿,緊繃的疫情下,溫情安定人心。

無處不道場,師姊說:疫情何時結束不知道,大家身心壓力很大,我適時給他打電話,希望品書會不要停,能夠成立空中學院續法緣。

透過視訊品書會,除了讀書,也釋放疫情期間大家的壓力,穩定大家的心,更沒想到疫情成就這群有年紀的法親,學會一項新的技術,跟得上時代。

「上人!弟子會聽您的話,茹素護生勤造福,共善愛灑信願行,努力推動茹素,好好守護太麻里這片土地,把大家扣得緊緊的。」這是鳳蘭師姊在這次上人場次歲末祝福對上人的承諾。

日出,日落,太麻里慈濟人的愛不停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