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桂蘭;攝影/李彥緰
小人物,大愛心;正能量,傳遞愛。
2021年7月14日上午九點多,陽光熾熱,小小鐵皮屋前一位出家師父坐著矮凳彎腰低頭,專注的在整理蔬菜、洗菜,一旁還有一位志工也在忙著切菜、備食材。鐵皮屋內沒有冷氣,只有電風扇呼呼地吹著,掌廚的懷萱(下圖右)拿著鍋鏟用心的煮飯、炒菜,顧不得額頭上的大、小滴汗水直流。
台中市豐原區的向陽蔬食飲料Bar,位在車水馬龍熱鬧的向陽路邊,小小的、大約四坪大的空間,平時下午才開始營業,賣的是蔬食漢堡和飲料。老闆謝懷萱是慈濟志工,在這疫情嚴峻時期,看到新聞報導有工人和單親媽媽帶著小朋友去警局問「有沒有便當可以拿?」覺得心有戚戚焉,很難過;再者也感念證嚴上人每天都呼籲大家茹素,告訴大家消弭疫情最佳的靈方藥妙就是茹素。她抱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理心,捨不得有人三餐不得溫飽,於是動了想做愛心蔬食午餐便當的念頭。
她跟好友朱薪樺談起這個想法,不僅得到好友的認同,甚至還要出資一起行善。兩人討論愛心便當做法時,薪樺讀國中的兒子在一旁聽到,也很發心說要捐出他的零用錢,跟媽媽一起做愛心,讓媽媽很感動。
「因為疫情關係,生活陷入困境、經濟拮据的人,可以自備環保袋來領取愛心便當!」當訊息PO上臉書後,馬上就有善心人士表示想要加入愛的行列,但由於人手、空間都很有限,擔心做不出太多的便當,所以無法接受太多的捐助。
從7月5日開始到7月16 日,週一到週五中午備好25個左右的便當( 至今最多送出35個愛心便當),讓真正有需要的人都可以來取餐。懷萱把訊息放在豐原好康的群組上面,除了第一天十幾個人來領餐外,訊息廣傳後,每天大概都有20到30多人來取餐。透過對領餐者的關懷,懷萱得知他們都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也都很感恩。
支持懷萱想法的志工湯九英,每天早上9點多就來幫忙,她說:「有人一次拿5個,連晚餐都拿。」「幫助別人,又可以做善事,很好!」
跟懷萱有親戚關係的釋禪浚師父,原本在新竹寺院,因為疫情剛好回到豐原,得知懷萱要做愛心便當就來幫忙,這一幫也近10天了。她說:「希望讓更多人可以吃素,減少殺業,因為殺業實在是太重了。」
領餐者之一的陳小姐,是家人告訴她來拿愛心便當的,她說:「愛心便當吃起來很感恩,色香味俱全,真的很好吃!」
店門前,一張畫有大大紅色愛心,寫著「正能量,傳遞愛」的大海報,就貼在窗口上。懷萱相信每個人心中都充滿愛,只要找到方法把它傳遞出去,讓這分愛能夠輾轉流傳擴大,變成一種美善的循環,並且一生無量,世界就會變得更溫馨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