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寶琴|圖.王永周、慈濟善化聯絡處提供
臺南慈濟園區的香積廚房「鼎、灶火力」齊開,伴隨著切菜聲,一道道色香味俱全又兼具養生的蔬食熱食正式上場。
「我在楠西修繕那幾天,明明每天消耗的體力比平常多,原本期待應該會瘦一點。沒想到,工班勤務交接後,回到臺北站上體重機,怎麼短短五天就胖了一公斤多!不過,我有自知之明,因為臺南慈濟香積供應的熱食餐點,實在是太好吃了!」剛結束楠西修繕梯次勤務的師姊笑著分享。
「三杯山菇、如意卷、炸春捲、素蚵嗲、炸鹹粿、紅油抄手......」每天清晨天未亮,臺南慈濟園區的香積廚房「鼎、灶火力」齊開,伴隨著切菜聲陣陣傳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又兼具養生的慈濟蔬食熱食正式上場。
臺南香積團隊精心準備的美味炸春捲。
0121嘉義大埔地震發生後,慈濟在第一階段提供安置物資、熱食供應及關懷陪伴,並於2月5日正式進入第二階段,投入地震受災區楠西,進行非紅黃單受災戶的修繕。
每天來自北、中、南及臺南區等縣市的工班人數,平均超過150人參與施作,加上協調、社工、訪視、機動、生活、香積、行政和人文紀錄等各功能組也全力投入支援。在曾文活動中心設立的楠西修繕臨時服務中心,每日用餐人數約達270人至300人。
外界以為大鍋灶炒菜需男眾志工,但慈濟師姊與師姑的「女力」,常扛起重任,無畏地承擔一切。
外界或許會認為,面對每天要準備近300人份的熱食餐點,大鍋灶炒手掌廚的必須是身強力壯的男眾香積志工才能承擔。但在慈濟有句話,「慈濟師姊及師姑們的女力群,通常可以當師兄及師伯們的男力用。」因為,有時連工班扛水泥、攪伴水泥施作的小工,都是由師姊承擔。因此,當看到香積廚房裡需要用大鍋灶炒手掌廚的,竟是社區婆婆媽媽般的師姊及師姑時,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了。
投入此次0121大埔地震楠西修繕勤務的臺南香積團隊,不論是在慈濟善化園區、新營、佳里、麻豆、仁德臺南分會,還是楠西區廖花末師姊搭建的臨時廚房,都能看到香積志工為楠西修繕團隊備餐的身影。
楠西修繕團隊的餐點,除了五色配菜的便當,還有飽足美味的附餐,讓每位修繕志工能享受多道豐盛的菜餚。
由於楠西修繕團隊的餐點,是由來自臺南新化、善化、新營、學甲、佳里、麻豆、仁德、臺南市區及楠西等區的志工輪流承擔,因此菜色極為多樣且用心。除了熱食便當的五色配菜齊全外,為了讓工班吃好又吃飽,還特別準備具有飽足感且美味的附加餐點,以及志工自行醃製的祖傳配菜,讓每位修繕志工的便當,除了原有的美味五色配菜外,還能選擇多道豐盛的菜餚。
臺南慈濟的香積熱食到底有多熱門?北區修繕梯次的志工用兩句「短短五天,我竟然胖了一公斤多!」、「臺南慈濟香積供應的熱食餐點實在是太好吃了!」給出了最中肯、貼切的答案。
北區修繕梯次的志工用兩句「短短五天,我竟然胖了一公斤多!」、「臺南慈濟香積供應的熱食餐點實在是太好吃了!」給出了最中肯、貼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