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百脩、沈杏宜
「注意司儀的cue點要接好,一秒都不能差!」林麗萍(右一)專業地叮嚀青年音控團隊每個細節。(攝影:簡鴻海)
「注意司儀的cue點要接好,一秒都不能差!」一大早,林麗萍便站在講經堂制高點的音控室裡,專業地向參與「2025年青年歲末祝福」的青年音控團隊叮嚀每個細節。
影音呈現是整場活動的靈魂,引導演繹中每一個步伐,律動著每一段節奏,是導演者,更是指揮家。「2025年青年歲末祝福」1月12日於臺中靜思堂展開,音控團隊於1月4日及12日一起參與彩排,全面配合節目需求呈現影音與燈光效果。
影音與燈光控制,是讓活動能立體呈現、營造令會眾沉浸其中的氛圍,掌控著全場參與會眾們視覺與聽覺的感受,讓觀眾沐浴在歲末祝福及演繹所傳遞的真善美中。此次活動的音控總窗口由經驗豐富且專業的林麗萍擔任,而青年對接窗口則是曾就讀慈大傳播系,並自學生慈青社時期就開始接觸音控的紀懿倫。
音控總窗口由經驗豐富的林麗萍(前排右二)擔任,並將經驗傳承給青年對接窗口紀懿倫(後排右一)。(攝影:沈杏宜)
12月28日下午的彩排及1月4日的總彩中,音控團隊與活動組展現超強默契,指令一下,音樂、影片便精準送出。「我對於青年們所組成的團隊,只有一個要求,『一秒都不能差!』」林麗萍表示,雖然這是大家第一次合作,但神奇的是,彩排過程中人人十分專注,用心在當下,一切自然就能成就。「一秒不差所指的不僅止於活動時影音的呈現,更是一分薪傳的使命。用心傳遞,讓傳承工作也到位,沒有秒差!」
這次音控團隊成員,已受證的林群傑穿著「藍天白雲」制服,雙手調撥燈光控制器,雙眼專注舞臺變化,耳朵聽著司儀的講詞,同時還不忘注意林麗萍及紀懿倫窗口的叮嚀。他專業的架勢,原來早在就讀逢甲大學參加慈青社時,就開始學習音控,也同時擔任慈青社社長。他的媽媽葉慧芬是中區人醫會窗口,林群傑從小沐浴在慈濟的環境中。如今,面對百個按鈕與轉盤的影音設備,他熟捻地操控影音、燈光,與母親一樣深具人文精神。
林群傑(右一)從小沐浴在慈濟的環境中。如今,面對滿是按鈕與轉盤的影音設備,他熟練地操控影音與燈光,展現出與母親相似的深厚人文精神。(攝影:簡鴻海)
另一位成員,是高瘦、穿著灰色志工服的邱維鋤,他在就讀中臺科技大學時,也是慈青社社員。由於父母都是大里區的受證慈濟人,用心做慈濟的身影,讓長大後的邱維鋤,自然而然跟著父母做慈濟。
青年對接窗口紀懿倫生長在慈濟家庭,外公、外婆和父母皆為慈誠委員,媽媽胡毓茹是宗教處的同仁。年輕人彩排時,胡毓茹也親自來到現場關懷鼓勵,並給女兒及團隊一個讚再加上溫暖的擁抱,讓紀懿倫感受加倍的支持與力量。
紀懿倫在2024年承擔全球人醫年會的音控,當時只是很單純接收影音資料、確認檔案無誤,並為臨時更換或調整的檔案做及時更新。「這次的資料複雜許多,因為是統整的工作,我需要常跟企劃團隊做確認,這一段要什麼音樂、這一段演繹什麼影片等等,我再去作影音合體。」她語氣中雖略帶擔憂,但因著不同場次與活動規模的經驗累積,對於龐大的影音資訊的學習和管理,紀懿倫已經了解到「以一法應萬變」的道理。
胡毓茹師姊鼓勵女兒並加以溫暖的擁抱,讓紀懿倫感受加倍的支持與力量。(攝影:沈杏宜)
目前擔任青年音控窗口的紀懿倫,在音控志工調度上,她會去思考每個人比較適合的位置。例如曾渙中是第一次進音控室,經驗較少,她便智慧地安排他負責電腦操控。對於幾位對電腦操作較為熟悉的年輕人,也會根據其特長安排在適合的位置,並再請教林麗萍的意見。
在器材的管理與學習上,紀懿倫笑著說:「靜思堂的燈光其實已經很完善,但如果要做到更完美的呈現,還是稍嫌不足。」她很用心,從一開始的彩排到最後正式演出,一再確認燈光效果是否與團隊預期一致,力求呈現最好的效果。
「像以前必須一再評估,這些其實我都還不會。」紀懿倫謙虛地表示,對於資訊、音控志工和器材的調度與學習,來自於一分自信感,這也印證了上人常說的「做中學、學中覺」的智慧。從音控室的運作中,可以看到資深與青年志工之間的無縫傳承,真正體現「分秒不差」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