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憶萍;攝影/黃友彬、何憶萍、蘇慧情)
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橙縣聯絡處於2020年11月14日,在聖塔安那市(Santa Ana)與摩門教教會(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合作,以「得來速(drive-through)」方式進行「零接觸(contactless)」蔬果發放,幫助受疫情影響的貧困家庭度過暖心暖胃的佳節。
橙縣聯絡處於2020年11月14日,跨越宗教在聖塔安那市(Santa Ana)與摩門教教會(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合作,以「得來速(drive-through)」方式進行蔬果發放。
慈濟美國總會副執行長黃漢魁表示,在美國傳統,感恩節是家庭聚會時刻,疫情期間把健康蔬食和食物給社會大眾需要的人,更能凸顯感恩節特別的意涵。新鮮蔬果來自愛心農場的捐贈,提供馬鈴薯、高麗菜、洋蔥等,在發放前一天運往教會停車場集中打包;加上10月17日志工在美國總會預先打包好的乾糧,包括1680磅已分裝好的白米、義大利麵條以及豆類等食品,總共561份,領取的家庭計有501戶,受惠人數約2114人。
黃漢魁表示,在美國傳統感恩節是家庭聚會時刻,疫情期間把健康蔬食給需要的人,這是感恩節特別的意涵。
美國疫情持續攀升,貧困家庭對食物的需求越來越多,負責運送蔬果的貨車司機肖恩(Sean)工作量雖然增加,在忙碌之餘卻感到歡喜。他說,將食物集中在一起,發給需要的人也分送到社區,讓他看到了慈濟團隊的用心。看到肖恩啟發善念捐款,一旁的高詠惠感動地說,他是一名外國職工,沒有參加慈濟的工作卻願意捐贈、贊助慈濟,讓她深深感到「布施不是富有人的專利,是捐款者的一分愛心。」
疫情攀升,貧困家庭對食物的需求也增加,貨車司機肖恩(Sean)啟發善念當場捐款給慈濟,盡自己一分力量。
「人生為人群付出多少,就得多少踏實感」,志工韓迪克(Richard Hamilton)在2019年接受妻子呂美力捐贈的腎,手術後夫妻倆的身體已逐漸康復,此次愛心打包在彼此的鼓勵下,把握因緣歸隊和大家一起付出。
當日新鮮蔬果來自愛心農場的捐贈,在發放前一天運往教會停車場集中打包。
甘願做歡喜受 志工培養好默契
從打包運送、協助登記的志工團隊到指揮交通、發放物資的合作夥伴,不分宗教和種族,疫情間,志工嚴守穿戴層層防護,「甘願做,歡喜受」培養出越做越有力的好默契!
橙縣志工準備的愛心物資有新鮮蔬果和乾糧,包括1680磅白米,總共打包561份。
發放站內分為A區和B區兩條車道,交通志工查爾斯(Charles Lee)一早就在門口指揮,引導車輛行駛方向,民眾不用下車,通過登記站直達發放站,食物就能直接送上車,便利又快速。「歡喜心,是一帖良藥!」許安仁醫師與志工南茜・本迪格(Nancy Bendig)身著小丑裝,頂著彩繪妝在太陽底下投遞文宣,他們以詼諧的方式宣導蔬食,讓居民即使待在車內也能喜出望外接收祝福。
發放站分為A區和B區,一早,交通志工查爾斯(Charles Lee)在門口指揮,引導車輛行駛方向。
開幕儀式,邀請國會議員盧・科雷亞(Lou Correa)、聖塔安那市議員何塞・索洛里奥(Jose Solorio)及慈善組織等代表出席,主持人黃彩智以西班牙語及英語溫馨開場。社區中以西語裔為主的慈善基金會「給我你的手(ÉCHAME LA MANO PURA VIDA)」創辦人威爾伯・薩拉扎(Wilbur Salazar)感恩慈濟參與投入社區,他示範以雙人互動手勢「給我你的手」,它傳達「讓我用無私的愛來幫助你」,也因為這分愛,和慈濟成為好夥伴!威爾伯的太太茱莉雅・薩拉扎(Julia Salazar)指出,她並不知道疫情何時結束,但是他們的團隊會做到最後,只要有需求,救助就會繼續。
開幕儀式,國會議員盧・科雷亞(Lou Correa)、聖塔安那市議員何塞・索洛里奥(Jose Solorio)及慈善組織等代表出席,主持人黃彩智以西班牙語及英語溫馨開場。
教會顧問塞爾吉奧・埃斯奎亞斯(Sergio Esquias)也親力親為,和大家一起搬運食物箱。他感謝慈濟來到聖塔安那社區關懷西裔居民,進行了非常有規畫的食物打包,迅速提供當地居民食物援助。塞爾吉奧表示,以後慈濟鄰近地區的活動,只要有需要,教會願意全力配合。只要一點點付出,就有許多人受惠。市議員何塞希望把愛延伸至更多的家庭,發揮大愛精神使更多人得到幫助,點亮社會的暗角。
聖塔安那市議員何塞・索洛里奥(Jose Solorio)在蔬果發放站協助搬運,將民眾的食品物資直接送上車。
竹筒植善念 用愛改變世界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加州政府從3月開始發布居家令至今未停歇,期間曾有部分餐廳和商店開放,無奈近日疫情持續攀升,11月21日起宣布宵禁一個月。志工在艱難時刻合心分工,為貧區鄉親發放食物,為社區盡點滴心力。
前來領取食物的民眾豪爾赫表示,因為疫情關係,工作機會變少,對生活影響很大,但是感謝上帝讓一家人能領取到慈濟贈送的食物。另一位工作被迫停止,長期沒有收入購買食物的達琳,當志工將食物送上車時,她感到自己很幸福,期待與家人一起分享這份珍貴的禮物。食品物資發放完畢,慈濟醫療基金會貼心為志工提供素食便當,推廣蔬食,讓身體健康零負擔。
志工韓迪克(Richard Hamilton)在2019年接受妻子呂美力(左)捐贈的腎,手術後身體逐漸康復中,夫妻倆在彼此的鼓勵下,把握因緣歸隊和大家一起付出。
閉幕式在教會的室內體育場舉行,教友瑪琳・尼桑(Marlene Nissan)與大家分享,當她看見慈濟關心著這裡的每一個人,很開心自己參與其中,她指出「因為當你付出時,自己也會得到收穫。」
王純瑾準備了30個竹筒,以匯聚小善成大愛的心念贈與嘉賓,期待地球村有更多愛的連結。最後,葛濟覺透過竹筒歲月的故事,鼓勵大家在孩子心裡植下善念,要用「愛」來改變世界。他說,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是啟發他的善念,因為最美的畫面就是善念升起的那一刻!
葛濟覺用竹筒歲月的故事鼓勵大家在孩子心裡植下善念,用「愛」來改變世界。
儘管全美疫情居高不下,志工以「感恩、尊重、愛」完整地將新鮮蔬食打包,希望這分愛,在寒風徐徐吹起的感恩季節,即時送暖,溫飽每一個需要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