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Juanita
越來越多消費者意識到畜牧業、漁業等食物的來源與環境間的關係,使少肉多蔬或成為蔬食者,逐漸成為一種潮流,也使更多企業開始投入研發蔬食料理與替代品。
從植物奶、植物肉、植物魚到植物蛋,透過食品生物科技,仿製動物成分的食品,讓人類可以不再為了食物而傷害動物,並提供葷轉素者想念某些食物時的替代品。
而在食物、飲品和美妝產業經常用到的成分──蜂蜜,現在也有不傷害蜜蜂的選擇了!美國加州舊金山一家公司,研發了不使用蜜蜂的純植蜂蜜,讓vegan與純植飲食者(plant-based diet)也能享用,並獲得《時代》雜誌2021年最佳發明之一的殊榮(The Best Innovations of 2021)!
Darko Mandich是該公司的執行長與共同創辦人之一,過去他曾在蜂蜜產業擔任主管,他看到〈為什麼有些生態學家擔心屋頂養蜂計畫〉(Why Some Ecologists Worry About Rooftop Honey Bee Programs)這篇文章時,忽然頓悟並獲得啟發──人類養殖蜜蜂,為的是產出並食用蜂蜜,卻也因為大量單一地繁殖,使當地缺乏蜜蜂族群的多樣性,危害了至少20,000種野生與在地原生的蜜蜂品種!(註1)
此外,人工養殖的蜜蜂,也因為蜜源花種過於單一、人類使用化學藥劑如殺蟲劑和除草劑、蜂農為了獲取蜂蜜只餵養蜜蜂糖水(蜂蜜是蜜蜂的食物)、冬天時蜂農大量撲殺蜜蜂等,造成蜜蜂的發育、健康與死亡等問題。然而,蜜蜂在整個生態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蜜蜂與其他昆蟲為75%的農作物授粉,如果沒了蜜蜂,超市裡將有一半以上的蔬菜水果會消失,也影響整個生態系的運作!
Photo by Casia Charlie from Pexels
本身是vegan的Darko Mandich,雖然想念蜂蜜的味道,但更想改變這個產業,希望人類的飲食能夠更永續,且不會對動物與生態環境造成任何傷害。因此,他提出的解決方法──創造出一種蜂蜜,該蜂蜜與天然蜂蜜的每種分子都相同,但在生產過程中不涉及任何一隻蜜蜂。
「我們觀察蜜蜂如何製造蜂蜜,並在實驗室模擬這一點,使用微生物來完成建構初始蜂巢的工作。」這是運用植物科學,了解蜜蜂如何接觸植物以及從植物中取得什麼來製作蜂蜜;同時透過不斷的實驗測試,運用精準發酵(precision fermentation)選擇合適的微生物與食物原料來製造蜂蜜,並改善發酵過程中的分子組成,使其能夠規模化量產,生產出不用蜜蜂的蜂蜜。
市場上約三分之二的蜂蜜是作為其他產品的原料,像是食品、飲料、化妝品和製藥等行業,因此該公司先從B2B(企業對企業)的商業模式開始,目前已有15家美國企業與其簽署意向書。
沒有蜜蜂的蜂蜜短期內不會在台灣上市,但楓糖、龍舌蘭漿、椰糖、蔗糖等都是蜂蜜很好的替代品,把蜂蜜留給蜜蜂,把蜜蜂留給大自然,大自然才能繼續提供我們美味的蔬果食物。
註:目前人類大量養殖的蜜蜂品種是歐洲蜜蜂(European honey bee),可生產的蜂蜜量相對較大;17世紀時,因農業與經濟因素,被帶至不同國家繁殖生產蜂蜜,卻也影響了各國的野生蜂和原生蜜蜂的生存。
參考資料:
MeliBio
website: https://www.melibio.com/
Bee-Free MeliBio Honey Without Bees
website: https://time.com/collection/best-inventions-2021/6115512/melibio-honey-without-bees/
BEE-FREE HONEY ARRIVES ON THE MARKET
website: https://www.springwise.com/innovation/food-drink/real-honey-made-without-bees
Making honey without bees and milk without cows
website: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56154143
MeliBio's honey production, minus the bee, will have you buzzing
website: https://techcrunch.com/2022/03/17/melibios-seed-honey-production-minus-the-bee/
Why Some Ecologists Worry About Rooftop Honey Bee Programs
website: https://www.wired.com/story/why-some-ecologists-worry-about-rooftop-honey-bee-progr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