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成為對環境最友善的植物奶--馬鈴薯奶問世!

0觀看次
A- A+

撰文-Juanita

你有發現超市和大賣場的架上,燕麥奶、豆乳、杏仁奶、椰奶、核桃奶、榛果奶等植物奶的產品變多了嗎?

在英國,將近25%的民眾選擇購買植物奶;年齡介於18到24歲的消費者,選擇植物奶的比例更提高到33%。這股植物奶風潮也由歐美吹至台灣,從紅遍一時的燕麥奶,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植物奶選擇,甚至原本生產牛奶製品的本土企業,也跟上植物奶風潮,推出植物奶飲品。植物奶產品的多元選擇,讓架上不再是動物奶製品獨大,這對vegan、純素者、環保主義者以及乳糖不耐症的消費者來說,真是一大福音!

Photo by Polina Tankilevitch fromPexels

但是,喝植物奶真的比較環境友善嗎?

不同國家對於牛奶的取得方式不同,若從食物里程的碳足跡來看,牛隻飼料的種植、運送和養殖牛群產生的溫室氣體等,都使全球牛奶每公升平均碳足跡高達3公斤CO2。

植物奶的碳足跡則普遍遠低於牛奶,米漿每公升碳足跡為1.18公斤CO2,豆漿每公升為0.98公斤CO2,燕麥奶每公升為0.9公斤CO2,杏仁奶每公升為0.7公斤CO2。

Photo by cottonbro fromPexels

然而種植的方式、農地的取得等,也可能引起生態的浩劫。像是供應全球80%杏仁產量的美國加州,每年皆須數以萬計的蜜蜂進行授粉才能繁衍杏仁,但為了提高杏仁產量而使用的農藥,卻使蜜蜂逐漸死去;產區單一栽種杏仁作物,也使蜜蜂無法多樣化取得不同植物的營養,導致營養不良,單單2018年至2019年冬季的短短幾個月內,美國就有500億隻蜜蜂死亡!

黃豆種植過程的耗水量低,產生的碳足跡不高,是環境友善的作物;然而黃豆經常被拿來做為餵食牛、羊、雞、豬等的飼料之一,也常被做成無原料標示的豆製品,需要大片的土地耕作,導致熱帶雨林被清除用來耕種黃豆,破壞雨林的生態多樣性。若把這些外部影響都考慮進去,使用更少土地和水資源的燕麥,便登上最永續的植物奶寶座!

Photo by Pixabay fromPexels」 

挑戰成為最永續的植物奶:馬鈴薯奶

瑞典一家公司以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教授Eva Tornberg研發的馬鈴薯奶,獲得2021年世界食物創新競賽(World Food Innovations Award)最佳過敏友善產品獎項(Best Allergy Friendly Product),並入圍最佳植物奶獎項(Best Plant-Based Beverage)。這款馬鈴薯奶,適合vegan以及對麩質、堅果、乳糖或黃豆過敏的族群飲用。

據指出,每平方公尺的馬鈴薯耕種效率,是燕麥的兩倍;耗水量更比杏仁少五十六倍,種植馬鈴薯也可幫助土壤保留水分,且在世界上多數國家都能種植馬鈴薯;而馬鈴薯奶每公升的碳足跡僅有0.27公斤CO2!看來最永續的植物奶要讓座給馬鈴薯奶啦!

目前馬鈴薯奶僅在瑞典和英國上市,有基本款、咖啡師款和無糖款,適合加入咖啡做成拿鐵,真令人好奇馬鈴薯奶的質地和味道啊!不過在馬鈴薯奶進入台灣市場之前,我們也可以向台灣在地農夫購買馬鈴薯,試著自己做做看馬鈴薯奶,讓總食物里程再減短一些。


參考資料: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