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鳳娥
患有紅斑性狼瘡的林月華,病痛常讓她全身疼痛不已,但她把握當下,「痛痛地做,痛痛地過」天天歡喜做環保。二十年的環保人生,讓她活出生命的精彩。[攝影者:羅明道]
秋冬,鳳林鄉間的田野,開滿一片白花的「赤查某」,在霧氣茫茫的深秋早晨,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每天,太陽從東邊的海岸山脈升起,林月華就已全身裝扮包裹好,露出一雙眼睛,騎著她的「機車聯結車」,開始一天的環保回收工作。
患有紅斑性狼瘡的林月華,病痛常讓她全身疼痛不已,但她強韌的性格和意志力,就像隨地生長的「赤查某」,透著不凡的生命力,迎向每一天。
她常說:「痛痛地做,痛痛地過,不要讓我沒機會做,若大限來到,就讓我趕快再回來做慈濟。」
這一做,就是二十年;她是用生命在做環保!
◎阿美族的阿信
笑稱自己是臺灣鳳林阿美族版「阿信」的林月華,一生命運坎坷,因為她的「信、願、行」及不願向命運低頭的「硬頸」精神,而活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一九五二年,出生臺東池上的林月華,是阿美族人。她三歲喪父,七歲就必須為了分擔家計,去做「長工」幫人帶小孩、放牛來換取米糧。小小年紀嘗盡生活的辛酸,沒有快樂的童年,也沒機會上學讀書。
當年在主人家做小長工,早上四點就要起床起火、煮十幾個人吃的稀飯。才七歲的林月華要站在小凳子上,才能將飯鍋端到大灶上煮。有一天,因睡太晚很緊張,在掀開灶火上熱氣蒸騰的飯鍋木蓋時,不小心手被蒸氣燙傷,她痛徹心扉,而偷偷跑回家向母親哭訴。
「穀子都拿了,還偷跑!」第二天老闆娘很生氣找來了,為了生活,林月華只好乖乖回去照常工作。燙傷處,林月華以母親給她的搗碎的菸葉加蛋清敷著,包了五天很癢,她一拆開,菸葉還黏在手的肉上面......
白天,林月華背著主人小孩,要牽兩頭水牛、一頭黃牛去河邊放牛。有一天,她累得走不動了,正好一頭母牛靠著河邊的石堤休息,於是她爬上石堤跨到牛背上,這頭母牛就載著林月華走到很遠的地方吃草。天色漸漸晚了,個子矮小的林月華卻不知該如何從牛背上下來而急得哭了;背上的小孩也因肚子餓而哇哇大哭起來。
「說也奇怪,母牛似懂人意,牠突然將頭垂下,前腳也跪下來,讓我可以慢慢轉身從牛脖子爬下來。」林月華回憶兒時,幽幽說著:「每當被主人打,或有委屈時,我就跑到牛棚,爬到牛背上跟母牛說話:『牛母啊!牛母啊!......』主人聽到牛叫聲,還追到牛棚再打我。」
◎失學的日子
一年後,林月華八歲,繼父入贅到他們家,生活獲得改善,林月華也回家和哥哥、妹妹一起去上學。「女孩子不用讀書,以後也在『灶頭』,讀書做什麼?」重男輕女的媽媽說,但繼父仍堅持讓林月華和妹妹去讀書。
「母親身體不好,農忙時,我和妹妺必須請假在家幫忙。禮拜天要割足牛兩天要吃的草,星期一、星期二可以和妹妹一起上學,其他時間要和妹妹輪流去學校,妹妹上學,我就在家割草養牛、餵雞鴨。」說著說著,林月華苦笑起來:「每次考試都遇農忙要請假,所以沒參加過考試,這樣哪讀有書啊?」
艱苦的童年,在繼父的照顧下,也曾有過一段幸福的日子。那時繼父做乩童為人收驚,也懂藥理,常常要上山採藥。因為林月華從小聰明、乖巧,所以繼父每次上山一定帶她,順便教她認識草藥。
「不要怕!」到山上免不了會遇到蛇,剛開始林月華很害怕,繼父教她抓蛇方法。沒想到日後只要誰家有蛇入侵,一定請林月華來為他們去除大患,抓到的蛇,林月華就將牠們帶去森林或河邊放生。
在林月華要升小學四年級時,因為種種因素,繼父被迫和母親離婚,搬出了這個家,從此林月華和妹妹再也無法上學讀書。林月華很感傷:「我連自己的名字和地址都不會寫,做慈濟後,才慢慢學認字。」
因為繼父的離開,讓林月華很難過而性情大變,她怨恨自己的命運為什麼會是這樣?她開始偷竊別人的衣服和食物,來滿足心中的不平。母親知道了,很生氣打她:「再窮,也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啊!」林月華哭喊:「為什麼要把叔叔趕走?」這時,母女倆抱頭痛哭......
那時的林月華,每天永遠有做不完的家事和農地粗活,讓她感到很疲憊,她決定離開家,去小吃麵攤打雜賺錢,希望有機會可以再讀書。但每次要領工資之前,母親就來先把錢領走了,想再讀書的夢想,也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