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講的方式與各班老師配合,利用早修、空堂時間入班宣導。
圖文/鄭暐馨
我是目前就讀慈濟大學社工系一年級的鄭暐馨,在我讀高中一年級時,曾經歷了一段痛苦的過程,當時輔導我的英文老師是慈濟人,老師用媽媽心教育學生,輔導我,也跟我宣導如何愛護地球。老師的言行感動我,在我讀高二時,加入彰化的慈少班,在慈濟人文的薰陶下,漸漸培養起環保意識,從原本的無肉不歡,到轉而茹素,甚至勇敢跨出宣導的步伐。
在我確定考上慈濟大學之後,完成一件一直很想做的事,那就是全校環保跑班宣導。2020年全球籠罩在新冠病毒的陰影之下,我想藉此邀約更多人加入環保的行列、關注環保議題、落實環保生活,共同守護這個美麗的藍色地球,於是開始著手企劃全校性的環保宣導,並向學校提出宣導活動的申請。
師公上人說我們應該要好好疼惜大地,疫情就是最好的教育,且非素不可。看著師公上人如此擔憂,身為年輕人的我,應該要做些努力,發揮年輕人的力量,於是我鼓起勇氣,收集資料,以演講的方式與各班老師配合,利用早修、空堂時間入班宣導。
宣導主題分成四大類:惜食、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具、蔬食愛地球、節約能源。宣導著重蔬食的部分,以環保的角度宣導茹素的好處,也分享我自身由葷轉素的經驗,以及如何讓家人同意我吃素?許多同學聽完我的分享後,紛紛表示願意嘗試吃素、願意更環保,一起來愛護地球。
同學們的回饋,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剛開始在籌備這次宣導活動時,遇到諸多困難,例如:找不到可以一起宣導的夥伴、宣導時間談不攏等等,曾經一度想放棄。很感恩後來有許多師長與同學願意幫忙,才能完成如此有意義的事;而在入班宣導之前,自己也要更落實環保生活,除了吃素外,出門攜帶環保袋跟餐具,堅持不喝瓶裝飲料,也盡量不開冷氣......這樣宣導時,才不會心虛且更具說服力。
學校吃素的人數,由以往只有4個餐桶(大概一班的量),增加到8個;茹素的同學變多了,學校也增加許多菜色。
在我高中畢業之後,透過學校師長、學弟妹們得知學校中午吃素的人變多了,學校也增添許多素食的菜色。這次的宣導經驗讓我了解到,真的不能小看自己的力量,對的事做就對了,就像當初老師邀約我吃素一樣。
上大學之後,我選擇更環保的飲食方式,從蛋奶素轉純素,用分享生活的方式邀約同學一起環保、一起吃素,也參與慈青社的環保活動,期待發揮年輕人的力量,努力一直環保、一直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