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君醫師教蔬食養生】中醫教您如何秋季養生

0觀看次
A- A+

  您有晨起或傍晚運動的習慣嗎?那麼您最近應該已察覺到,雖然白天仍然炎熱,但早晚氣溫已漸漸轉涼,太陽下山的時間也變早了。這些都是長夏將盡、秋天到來的現象,暑氣未消,氣候由濕熱轉向乾熱,此時的養生重點是「健脾潤肺、保濕防燥」。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問:

  「醫生,我應該吃什麼?」

  不論是食補或是食療,不變的原則就是「當季」跟「均衡」,在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下,當季食材往往就是最適合當季食用的。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

  「醫生,秋天盛產的食材那麼多,我該吃什麼?」

  的確,秋天是許多農產品豐收的季節,在日本有「食欲之秋」的說法,在眾多食材中,根據「健脾潤肺、保濕防燥」的原則,對應中醫五行,在這裡跟大家推薦五種不同顏色的養生蔬食。

1、綠-秋葵
綠色入肝,肝掌管情志跟自律神經,吃起來口感特殊、黏黏滑滑的秋葵能保護胃黏膜,最適合一緊張就腸胃不適的人了。秋葵的黏液含有果膠及黏液蛋白,能增加飽足感、幫助腸胃蠕動、穩定餐後血糖、減少油脂攝取。

2、紅-紅豆
紅色入心,心主血脈,是人體的馬達,紅豆能補血,讓臉色紅潤,且營養成分多樣,離胺酸及維他命B含量是豆類中最高的。如果沒時間煮紅豆料理,可以自製紅豆水:把一匙洗淨的紅豆泡入溫開水,裝在保溫杯中飲用,可回沖數次,最後再把泡軟的紅豆吃完,能利濕消腫、健脾益胃。

3、黃-南瓜
黃色入脾,脾是人體的大地之母,脾胃健康,食物的營養才能吸收。南瓜富含澱粉,能給人飽足感;此外南瓜也有蛋白質、胡蘿蔔素、維他命B群、維他命C等成分,營養豐富,兼具食用與食療價值,對於牙口不好的長輩來說,南瓜更是好消化又營養的優質食材喔!

4、白-蓮藕
白色入肺,肺司呼吸,也主皮毛,像個水嫩的姑娘,容不得一點乾燥;當秋天來臨,氣候變得乾燥,呼吸道黏膜脆弱的人便容易出血,蓮藕能清熱涼血潤燥,對黏膜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5、黑-茄子
黑色入腎,腎屬水,水能剋火,茄子能清熱降火、緩解秋燥;其中的龍葵素,有助於抑制消化道的癌細胞,茄子也富含維他命P,這種維他命有助於細微血管的保養,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是養生法寶。

  「醫生,秋天一定要吃這些嗎?」

  當然不是!前面提到,食補的大原則是「當季」與「均衡」,並不是非吃什麼不可。此外,要保持平靜的心,學習放鬆,切莫執著,就像《黃帝內經》裡說的:「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食補配合養心,就是最佳的養生之道喔!

(撰文:花蓮慈濟醫院林姿君醫師,攝影:陳冠霖)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