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無華的堅韌生命

0觀看次
A- A+

文.徐美月

「我只會彎腰做環保!我都聽上人的話,把握機會一直做。家裡的事有兒子在承擔,我就繼續往前做組內的事和環保。」高齡八十的洪阿媛,透過連線向上人分享她的人生閱歷。

透過連線,洪阿媛對上人說:「我只會彎腰做環保!我都聽上人的話,把握機會一直做。」(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1943年出生於臺中太平的洪阿媛,從小勤快懂事,平日與雙親下田耕種,農忙之餘還幫母親飼養牲畜,過著典型的農村生活。

洪家有女初長成,姊姊結識了好對象結婚去。洪阿媛不忍家中父母與奶奶無人侍奉,就在雙十年華,奉父母之命,以招贅方式成家,從此擔負起孝養長輩的重責。

婚後,兩夫妻勤耕種兼豢養豬隻,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為了生計,夫妻倆轉換職場,下班後仍繼續兼顧飼養豬隻,幸好孩子們乖巧懂事,讓洪阿媛頗感欣慰。之後,全家來到太平的一江橋附近,建立了安居的家園。

◎坎坷環境 練就堅忍力

無奈世事難料。1987年農曆春節前夕,先生頓感腰部疼痛,騎機車前往工廠索取勞保單準備就醫時,途中被一輛急馳的重型機車撞擊,送醫時已回天乏術。

洪阿媛不因失去親人而向環境低頭,反而在坎坷的處境中,練就更堅韌的生命力。(攝影/吳陳梅燕)

頓失另一半,洪阿媛雖傷痛難熬,但堅強的她想到大兒子正在服役,小女兒還在就讀國中一年級,她收起傷痛的心,調整腳步繼續人生的旅程。養豬的工作,沒有先生的協助己難以經營,只好告一段落。她堅守工作崗位,同時肩負起母兼父職的角色。洪阿媛的母親對女兒感到心疼,也會幫忙煮三餐,協助照顧孩子。

時光荏苒,孩子因為有母親良好的身教,個個勤奮向上,五年後洪阿媛的母親卻罹患肺炎往生。再度失去親人的折磨,她不禁感慨:「日子再苦,總是要過啊!」世間苦難偏多,對她而言,似乎有著更深一層的體悟。

然而洪阿媛沒有因此向環境低頭,反而在坎坷的處境中,練就更堅韌的生命力。她以一顆真誠和善的心與人相處,以慈母心陪著孩子們在人生旅程中向前邁進。

◎踏入慈濟 改變脾氣

2001年,洪阿媛受到運動朋友亦是環保志工鄭秀枝的接引,開始在家中及鄰居工廠著手做環保,從此與慈濟結緣,並於收看大愛電視初識上人。看見慈濟人的愛心付出,以及九二一震後慈濟援建災區學校的用心,讓她很是感動,因而加入慈濟會員。

洪阿媛(左一)和慈濟志工們定期前往照顧戶家進行居家關懷。(2010/01/14;攝影/謝秀玉)

2002年3月,洪阿媛搭上慈濟列車,有緣在靜思精舍志工早會親近上人,讓她感到法喜充滿,透過列車洗禮,對慈濟志業有更多的了解。回家後,有股想要投入慈濟的衝動,卻礙於無熟人相伴,無法突破心理障礙而有所猶豫。

三月底,她自職場榮退,但生病臥床的父親,在四月初死於肺癌。消息傳出,許多慈濟人前來關懷助念。她說:「看到這麼多素不相識的慈濟人,能在最需要的時刻主動前來關懷,銘感五內。」

長輩都走了,每天充實的工作又正好告一段落,身為慈濟會員的媳婦,極力鼓勵洪阿媛參與慈濟活動。在媳婦與子女的鼓勵下,她走入了慈濟,舉凡助念、福田、環保都積極參與。她說:「做慈濟後脾氣改變最多,以前脾氣很不好,偶爾會有看不過去說重話的情況,但現在懂得善解,脾氣變好了。」

◎無常來敲門 心繫環保站

敏督利颱風侵臺,帶來的豪雨讓頭汴坑溪暴漲,洪水不但漫過一江橋,還沖毀河堤和護岸,造成太平市災情慘重。(2004/07/03;攝影/林炎煌)

2004年7月2日,敏督利颱風來襲,雨勢急促猛烈,洪阿媛依山傍水的家園首當其衝。媳婦甚至被急速上漲的大水沖到門外,陷入大水之中;此時,洪阿媛心中想著上人,並祈求觀世音諸佛菩薩保佑。

媳婦在屋外聽見孩子驚慌的哭喊聲,不斷祈求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希望得到浮木作為支撐。果不其然,當她腳一蹬,竟踩到一塊浮木,她立即從平時預留的逃生窗戶成功地爬進二樓。

住家庭院前頓時成了一條大河,大大小小的浮木及車輛,隨著水流漂浮至二樓高處。約莫十一點鐘,救難人員以接力方式,從二樓攀爬在殘壞的家園上,將家人一一救出。媳婦經送醫治療,傷口縫了三十幾針,這次的劫難餘生,也讓她心有餘悸。

敏督利颱風造成太平市街道滿目瘡痍,高聳的漂流木,以及懸掛圍牆或樹上的車輛,在在訴說著水患的威力。(2004/07/03;攝影/林炎煌)

雨勢趨緩後,淹水逐漸退去,門口堆滿高聳的浮木,圍牆和門窗全毀,所見之處滿目瘡痍。所幸慈濟志工吳逸猛與廖木元趕來關懷,緊急連絡慈濟人與國軍前來協助,眾人齊心協力,共同搬移浮木,並以鐵鋸切割毀損卡住的門,這才得已進入室內進行清理工作。

她相信,只要精進走在慈濟路上,必能重業輕受;平時用善念種福田,廣結善緣,才得以化險為夷,更體會到臨難時受助的迫切需要。

每天沿路隨手做環保是洪阿媛的日常,受災後,家園雖在重建中,但她仍心繫慈濟,一個月無法參與回收分類,內心有些過意不去。等到倒塌的圍牆施工近尾聲,她抱著感恩心開始投入環保。

◎彎腰做環保 回收達人

清晨四點半左右,洪阿媛如常地在微弱昏黃的燈光下出門。當每天晨間運動結束,她照例帶著剛撿拾的回收物,沿著河堤旁繼續尋寶,每次都捧著重重的回收物歡喜返家。她說:「總覺得該做的事就儘早完成,而且夏天早一點做也涼快些。」

臺中市太平區長安環保站的環保志工以上年紀的老人家居多,其中有幾位習慣在靠近馬路旁的空間做分類,各個邊做邊話家常。(攝影/黃筱哲)

除了晨起運動撿回收,上午七點前她一定準時抵達長安環保站。一會兒,住附近的韓瑞蘭師姊也過來了,讚歎地說:「這一站幸有阿媛長期付出,除了這一陣子整頓家園外,幾乎沒有缺席過。」又一會兒,廖勉師姊也出現,驚訝地說:「妳們怎麼這麼早?都被妳們做完了!」大家如姊妹般有說有笑,迅速敏捷的動作,一起為保護地球打拚。

每當環保站遇有參訪,洪阿媛立刻搖身一變成為「分類講師」,志工都稱她是長安環保站的「分類達人」。因親身體驗災難,感受到大地受傷的悲慘後果,對於愛護大地積極做環保,洪阿媛有更大的警惕與激勵,她期許自己在精進中,能夠啟發更多人愛護大地。

德懷師父期勉:「您已成為『教授』了哦!心態很健康,看起來很好,上人、師父們和所有慈濟人都會為你祝福,繼續做環保!」

長安環保站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環保夥伴,日日不缺席,左為洪阿媛,右為陳阿足。(攝影/吳陳梅燕)

【2023.12.29 台中區溫馨座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