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與警惕

0觀看次
A- A+

看到有人有責任感,努力為大眾付出而受人尊重,我們就要效法他;看到有人做事情緒化、反彈多,被人厭煩,我們就要自我警惕。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懷海禪師立下「百丈叢林清規」,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禪師除了領眾修行外,必親執勞役,勤苦工作,平常瑣碎事務,尤不肯假手他人。

漸漸禪師年紀老了,但他仍每日隨眾上山擔柴、下田種地,因為農禪生活,即是自力更生的生活。弟子們不忍心年邁的師父尚做粗重的工作。雖然弟子懇求禪師不要隨眾出坡,但百丈禪師仍堅決的說:「我無德勞人,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廢人?」

弟子們阻止不了禪師出坡的決心,只好將所用的農事工具藏起來,想說百丈禪師找不到工具就不能出坡勤務了。誰知,百丈禪師當天卻不肯吃飯,說:「既然沒有工作,哪能吃飯?」弟子們沒辦法,只好將工具又還給他,讓他隨眾出坡。

百丈禪師這種「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成為叢林農禪生活的規範!

靜思精舍學習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規,自力更生,自給自足。圖中為常住眾出坡的雨鞋,每雙鞋都有一個放置的位置。

(整理、攝影/釋德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