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8晨間分享】世間最甜美的果實

0觀看次
A- A+

撰文/張貽翔

莫蒂因參與慈善發放,感受到慈濟志工的用心;於是六月開始翻譯上人的書,同時加入當地的慈濟教聯會。(攝影/攸尼斯)

一早,高雄靜思堂七樓會客室裡,出現一位皮膚黝黑,身穿慈濟教聯會淺藍色上衣白褲的中壯年人,端坐在沙發上。他有著深邃的雙眸,柔和地望向前方,似乎對此環境非常自在。原來,他是來自尼泊爾藍毘尼的一位校長──莫蒂,法號「誠諦」。

莫蒂二十多歲即創辦安普拉瓦小學,從幼稚園到五年級約有二百多人。原本信奉印度教的他,因參與慈善發放,感受到慈濟志工的用心;於是六月開始翻譯上人的書,同時加入當地的慈濟教聯會。

◎回到慧命母親的懷抱

為了能和上人溝通,莫蒂一到臺灣便非常努力地學習中文。(圖片來源/簡報擷取畫面)

「我很感恩,因為要從佛陀的誕生地──藍毘尼,回到心靈的故鄉,是非常不容易的。」由於尼泊爾沒有臺灣大使館,因此必須到印度才能申請簽證,搭機、轉機耗時約二十小時,而申請的過程更是等待超過一個月。

10月16日,莫蒂回到花蓮靜思精舍隨師,得到精舍師父的照顧,還有師兄師姊的愛護。「我一到臺灣就非常努力學習中文,因為想要直接可以跟上人溝通,可以直接聽取上人的法語。」他道出內心小小的心願。

觀賞《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後,莫蒂認為讓大眾知道這些艱辛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圖片來源/簡報擷取畫面)

隨後,他也到臺北小巨蛋觀賞了兩場《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了解上人當初創辦慈濟的因緣及背後的艱辛。他說:「我希望將這一段歷史與緣起,翻譯成尼泊爾文和印度文,讓當地更多的人知道。」由於一般人普遍認為,慈濟是一個非常大的非政府組織,且財力雄厚,因此莫蒂覺得,讓大眾知道這些艱辛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

◎佛法就在生活中

莫蒂住在精舍這段期間,總是跟著常住師父出坡,「每一次用完餐之後,我會幫忙擦桌子,每一次擦桌子就像在擦拭自己的心地。」他覺得這就是在行法。

我們應該要把法的種子,以及愛與感恩的種子,撒播在我們的心田裡。(圖片來源/簡報擷取畫面)

這次有機會在菜園,和師父們一起撒播白蘿蔔的種子,「我們不應只是灑下菜籽,而是應該要把法的種子,以及愛與感恩的種子,撒播在我們的心田裡。」莫蒂有很深的感觸,即使身處不同國度,但慈濟人同樣在做撒播善種子的工作。

而菜田裡總是會長出很多雜草,在拔草的過程中,莫蒂體會到:「我們必須拔除心中的雜草,才能修福又修慧。」如同《靜思語》所說:「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雜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我們應該努力去除無明煩惱,才能法入心中,行入法中。

莫蒂已將生活種種與佛法相結合,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圖片來源/簡報擷取畫面)

在精舍菜園裡,莫蒂第一次使用小型耕耘機將土翻鬆。「還沒有犁田之前,土地是非常硬的,就像我們待人用強硬的態度,這是不好的。我們應該用柔和的聲色、柔軟身段來待人接物。」

泥土翻鬆後,會將稻殼摻雜在泥土中,不但可以讓泥土更加鬆軟,也可滋養土地。莫蒂說:「就像我們的團隊,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家庭背景,但是結合大家的力量,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推行更大的志業。」此時,他已將生活種種與佛法相結合,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什麼果實最甜美

看著粒粒飽滿的木瓜果實,莫蒂心想:「如果能實踐佛陀的教法及上人的法,這樣福慧雙修的果實,比天下任何的果實都更加美味!」(圖片來源/簡報擷取畫面)

常住師父帶著莫蒂採摘成熟的木瓜。看著木瓜樹上粒粒飽滿的木瓜果實,他心想:「有什麼果實比這個木瓜的果實更漂亮、更香甜呢?」「如果能實踐佛陀的教法及上人的法,這樣福慧雙修的果實,比天下任何的果實都更加美味!」莫蒂悟出了行菩薩道的真諦。

聽完莫蒂的分享,上人向大家宣布,莫蒂發願要當清修士,將來在尼泊爾可以延續慈濟的精神。上人望向莫蒂,輕輕地問:「有沒有決定?」他靦腆卻語帶肯定地說:「Yes, I do.」現場掌聲如雷,接著他又說:「希望在藍毘尼可以有一所靜思堂。」全場又是一片歡聲雷動。上人祝福他:「要有真誠的道心,要多投入、多了解。」

慈濟志工走入扎幕喜村舉辦社區讀書會,與村民分享上人《靜思語》;教聯會老師莫蒂翻譯《靜思語》,當導讀人。(攝影/Raj Kumar)

「雖然藍毘尼是佛法的發源地,但是很少看到有佛法的實踐者。我希望將慈濟種子撒播在藍毘尼,讓更多的人可以來實踐佛法。」莫蒂雙膝跪地,至誠懇切地向上人發願:「要帶更多的人來學習上人的法。」

「只要有心、有願力,你就是這一顆種子,祝福你!」簡單的幾句話,充滿了上人無限的祝福。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