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釋德澡
一棵樹,初始只有一粒種子而已,因緣會合了,這棵樹纍纍的種子,就會不斷地產生。(攝影/黃筱哲)
《無量義經‧十功德品第三》云:「譬如從一種子,生百千萬,百千萬中,一一復生,百千萬數,如是展轉,乃至無量。」上人在二○一七年二月六日晨語中開示:「因核果海,果徹因源,罪福不失。」
「因核果海」譬喻事情的起因;如種子雖然微小,卻會在各種因緣下長成大樹,產生更多果實、種子,又各自落土抽芽成長。上人表示:「『一』能生『無量』,影響巨大而深遠。」
心是種子,就如麻芛,發芽、生根、結果、開花都源自這粒種子。(攝影/徐政裕)
「為佛教,為眾生」六字,印順導師幾秒間的囑咐,上人一輩子拳拳服膺。不忘初衷的那一刻是「因」,橫跨全球五大洲的慈濟世界是「果」,「因核果海」,慈濟救援足跡至今已踏上 一百三十三個國家地區,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國家有慈濟人。
五十七年前,三十位家庭主婦每日投五毛錢助人是「因」,如今點滴愛心成為人道精神的源頭活水是「果」。「果徹因源」,發心立願一念間,一秒鐘成一輩子;菩薩行因的源頭,就是「為佛教,為眾生」這顆真實的善法種子。
上人說:「道理是『因』,一個因,就能發揮很多的果出來。一棵樹,初始只有一粒種子而已,因緣會合了,這棵樹纍纍的種子,就會不斷地產生。」
「因核果海」譬喻事情的起因;如種子雖然微小,卻會在各種因緣下長成大樹,產生更多果實、種子,又各自落土抽芽成長。(攝影/釋德澡)
一念善因,輾轉復生
精舍麻芛園,每株樹均來自一顆小小的種子。一株麻芛中有纍纍的果實,每顆果實中有好幾片果瓣,每片果瓣中又有數不清的種子;每顆種子輾轉複製,一生無量。
小小的種子成為一片麻芛園,拔草、施肥、灌溉是基本功,陽光、空氣是資糧。它的生長期約三個月,每十四天可收成一次。麻芛可提高免疫能力,具有營養價值,可當餐桌上的菜餚,可製造成麻芛餅、麻芛粉。在生生不息的循環中,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都在生命與生命、生命與慧命的對話中展現。
心是種子,就如麻芛,發芽、生根、結果、開花都源自這粒種子。要當自己心地的農夫,顧好這一念心,殷勤精進,布善法種子,「是諸眾生真善知識,是諸眾生大良福田,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隱樂處」,在大愛、慈悲的滋潤下,因緣成熟,種子會一代一代、不斷地衍生,成就菩提林。
在生生不息的循環中,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都在生命與生命、生命與慧命的對話中展現。(攝影/涂鳳美)
人人造福人群,雖然生命有盡,也能造很多善因,生出無限的果報。靜思法脈,從一顆種子「有為」的信願行中化為「無為」,而成就「因核果海」的慈濟宗門;「果徹因源」,慈濟宗門力行慈悲、實踐大愛的「妙有」,源於靜思法脈誠正信實、四弘誓願的「真空」。
心是一顆種子,一歷識田,永為道種。道種生根抽芽,道根穩固延伸,法脈宗門的精神在無為中展現妙有,相輔相成,源遠流長,因圓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