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種子顯願力 扛起天下米籮

0觀看次
A- A+

撰文/吳陳梅燕、張麗雲

「我們是青年,要扛起整個法會的道氣,不只比師姑、師伯付出兩倍、三倍,甚至十倍的精神和時間去練習!」

「這些話真的有進入到我的心裡面,我們不只要做到,而且要做到最好,才能帶動師姑、師伯入經藏的決心。」今年五月,參加中區經藏演繹青年集訓的劉子甄,受到企劃團隊的鼓勵,在中區尚未啟動社區排練時,她就花了很多時間做功課,唱誦、背經文,找書閱讀,理解上人法髓,並練習動作。

◎中性個性 知道人生方向

身為慈二代的劉子甄,無論社區活動或中區大型活動,都不間斷地參加。(攝影/吳陳梅燕)

出生在純樸南投鄉下的劉子甄,理著一頭陽光有型的短髮,父母經營素食早餐店,在人來人往的環境下,造就她開朗好客的個性,同時也是從小跟著慈濟委員的媽媽劉吟綉和阿姨劉燕靜,在慈濟家庭裡成長的慈二代,無論社區活動或中區大型活動,她都不間斷地參加。

隨著年紀增長,課業壓力及籃球校隊的練習,佔據了她大部分的時間,逐漸從主動參與轉為被動,因此離慈濟越來越遠。有次機緣,讓她在臺中靜思堂的走廊與上人不期相遇,心情激動且緊張的她,呆若木雞地雙手合十,直挺挺地站立等上人經過;沒想到,上人竟回頭和她說:「要趕快進來培訓,要跟緊!」她當下愣住了,想都沒想就說:「好!」

身為電子研發工程師的她,工作忙碌又常到國外出差,要好好培訓實在有難度,因此她猶豫了;事後想一想:「我話都講出去了!怎可跟師公打妄語?」

 2021年11月21日,臺中靜思堂舉辦上人場次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劉子甄(左一)期許自己一定要跟緊上人的腳步,歡喜去付出,精進再精進。(攝影/徐金生)

2020年初,新冠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模式,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被迫拉開,取而代之的是透過視訊談生意、教學或會客;劉子甄心想:「就是現在!去年答應了上人,今年既有此因緣,就來培訓吧!」

然而,中性帥氣、喜歡俐落短髮的她,在決定參加培訓後,綁包頭的規定,讓她與媽媽和阿姨有過數次的溝通。「我不是二十四小時都是慈濟人的樣貌,當脫下制服,我有很多生活中的定位,比如運動、工作,就有我的生活形態和穿著,希望我的人生能以慈濟藍為基底而多采多姿。」

劉子甄向媽媽保證,若參加活動穿上制服,她會乖乖戴起假髮,梳個端莊的慈濟頭,不讓師姑、師伯們起煩惱心。

◎無肉不歡 有心茹素就不難

劉子甄發現,茹素並無想像中的難,反而因為茹素,讓自己在享受素食的美味時,家人歡喜,自己也心情愉悅。(攝影/曾富春)

劉子甄原本是個無肉不歡的孩子,因為喜好潛水和籃球,為了健身需攝取蛋白質,她有其執著。

疫情期間,上人呼籲眾人:「大哉教育,非素不可、非說不可、非推不可。」劉子甄的心也跟著拉扯。2020年五月,疫情持續嚴峻,她自問:「我是否應該聽師公的話?」

為了說服自己茹素的迫切性,她上網查詢資料,閱讀很多文獻,來說服自己。綜合所有資料與數據,她深刻體悟到茹素的重要性,原來上人要大家茹素,非只關宗教,而是唯有茹素才能救地球、淨化人心。

當飲食習慣漸漸改變,劉子甄發現,茹素也非她想像中的難,反而因為甘願茹素,認真茹素,讓自己在享受素食的美味時,家人歡喜,自己也心情愉悅。她很歡喜自己走對了路,「可見心念轉,捨棄我執,有心就不難。吃素真的很健康,我現在活蹦亂跳的,身體也很不錯啊!」

◎「萬能卡」種子 耐磨耐操

劉子甄(前右)說:「承擔種子是要當人家的知音,把自己變成『萬能卡』。」(攝影/曾富春)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關係,我可能也不會培訓成功。」疫情期間,慈濟活動減少,培訓課也改為線上方式。拜疫情之賜,劉子甄不必常出差或社交,因此多出很多時間來看書,每個月培訓的課後作業是看一本書和寫心得,成為那一年她的日常。

「師公講得淺顯易懂,讀完經文,在生活當中或走在路上,就可感覺經文對照社會上發生的型態。」她不只喜歡看上人的著作,更喜愛研究經文。2023年,中區在7月28日至30日於彰化體育館舉辦《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劉子甄承擔青年種子。當唱誦或動作對照經文有不了解的地方,她就會找上人的著作如《無量義經》講述或《靜思法髓妙蓮華》來了解它的涵意。

身為種子的劉子甄(左),在每次拿到演繹的新資料時,都會徹夜研究,鉅細靡遺地把每個字、每個動作深記腦海,連細流也倒背如流。(攝影/曾富春)

劉子甄認為,身為種子,就要用最標準的肢體動作來教導社區,所以種子團隊互相合作、補位、默契的養成很重要。這次的演繹,約有二、三十位青年大種子,當他們拿到新資料時,徹夜研究,鉅細靡遺地把每個字、每個動作深記腦海,連細流也要倒背如流;遇到問題時,團隊也必須先達成共識後,才能布達給社區。

「承擔種子是要當人家的知音,把自己變成『萬能卡』。」劉子甄不只學自己的動作和走位,也要學習別人的部分,因為隨時都有人「隨堂小考」,她甚至連在睡覺時都在數拍點。

全方位的種子,清楚每個走位、動作和流程細節,且態度須謙和有禮、耐操耐磨,是一項耗費體力和腦力的任務。不過,有承擔就有成長;自從承擔種子後,劉子甄的行事曆只能以密密麻麻來形容――種子共修、研讀細流、教社區,周末還有跨社區的彩排和驗收,比工作行程還繁瑣。

◎肩負重任 教學兼招生

劉子甄的媽媽劉吟綉,在女兒的鼓勵下一同入經藏。(攝影/吳陳梅燕)

自從承擔青年種子的那一刻起,劉子甄自覺肩上的使命如千鈞重負。然而自己打先鋒,總希望家人也能跟上,於是她從十二年前參加過《慈悲三昧水懺》演繹的媽媽劉吟綉身上動腦筋。劉子甄心想:「十二年前,媽媽把《水懺》放進我的八識田中;十二年後,我要帶著媽媽,把《無量義經》的法髓,植入她的八識田裡。」

於是,她先為媽媽打強心劑:「今年入經藏走的是『簡單』路線,每個禮拜只有一天晚上彩排,妳就眼睛一閉,牙根一咬,三個月一下子就過去了。」就這樣,媽媽被她哄著哄著就進來了;想當然,媽媽參加了,阿姨、姨丈也要來作伴。

這次入經藏,希望能廣邀年輕人,劉子甄將心思轉向即將大學畢業的妹妹,告訴她七月入經藏後再去找工作;甚至邀請即將考大學的表弟,自己身兼家教和種子,教他動作附帶惡補功課。

劉子甄(後排中)除了自己承擔青年種子,也邀約六位家人一起入經藏。(攝影/曾富春)

最後一位成員,就是遠在金門實習的表妹林瑋潔。原本表妹向劉子甄說:「姊啊,我的實習到七月底,時間上真的不允許啦!」但有智慧的劉子甄,善巧地利用表妹休假回臺灣的時間,帶她去看驗收彩排,果然被現場磅礡的道氣給震懾住。此時,劉子甄打鐵趁熱,建議她向公司請假一個月,等演繹結束後,再補回實習時數,這招果然奏效。

劉子甄形容自己像在包粽子,一個個慢慢包,包出一串七個的粽子。家族中七人入經藏,客廳裡、家庭聚會時,話題時常繞著入經藏,而她也成了無處不「老師」的種子,兼顧家人及社區教學,還要跨區輔助指導。她謙虛地說:「很感恩師姑、師伯一起來成就青年組,讓我們有機會站在舞臺上,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青出於藍 媽媽以女為榮

「扛米袋」的動作,不斷提醒著劉子甄(前),在受證時許下要為上人扛起天下米籮的心願,她也要將此意境完整地傳遞給會眾。(攝影/吳陳梅燕)

「你有沒有入經藏?」這是近幾個月來在中區,慈濟人見面的問候語。劉子甄說:「還好我有參加,而且是全家人來參加!」

劉吟綉說:「入經藏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對我來說,跟孩子之間多了很多共同話題,要不然她以前回到家,還是抱著電腦在工作。」現在劉子甄回到家,會放下手機和電腦,陪著媽媽練習手語和走位。

身為年輕一輩,雖然只能透過照片了解當年的艱辛,但是每次彩排或自我練習時,劉子甄都以一顆虔誠的心,詮釋每個法髓的動作和細節。她說:「尤其『扛米袋』的動作,不斷地提醒著我,在受證時許下要為上人扛起天下米籮的心願,我也期望自己能將意境完整地傳遞給會眾。也要以鏟土、扛米袋等極具張力的動作,獻給師公上人,如早期的弟子們說『跌倒,也要抓一把沙回去給上人』的願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