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搜尋暗角 傳遞愛與關懷

0觀看次
A- A+

撰文/彭鳳英(明鳳)

《搜尋者》搜尋的是什麼?

大愛電視大愛劇場此刻正上映的《搜尋者》,是基隆區訪視團隊三十年來,關懷、協助十七個個案的真實故事。7月25日下午,故事本尊及團隊現身新店靜思堂,分享志工們風雨無阻、無畏無懼,數十年如一日,於長街陋巷間搜尋訪視,積極幫忙無助弱勢者,期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願力。

◎不可思議的力量

大愛電視大愛劇場《搜尋者》。(圖片來源/大愛電視台)

「就是沒有接觸慈濟人,我的上半生才會在監獄中度過。」一位本是地方上的角頭老大老張(化名),無奈地和黃秀燕說。

黃秀燕第一次看到他,正值冬天寒流來襲,他瑟縮在騎樓下;當他看到慈濟人時,忍不住嚎啕大哭。從前,他是叱咤風雲的老大,有許多小弟隨侍左右,想不到晚年得了癌症,連住的地方都沒有,而那些小弟也都遠離他。

慈濟人租了一棟房子「溫馨公寓」,提供一些繳不出房租的照顧戶居住,剛好二樓有剩餘的房間便讓他進住。由於老張因洗腎後常會頭暈,有時上洗手間忘了沖水,同樓層的阿山(化名)幫忙沖了一、兩次後,最後非常生氣地說:「好久沒有殺人了。」

同住的盲眼老者王先生非常害怕,打電話給黃秀燕求助。她立刻趕往溫馨公寓關心,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告訴阿山:「你知道嗎?你很有福報,因為你只要手一按,把不乾淨的沖掉,就可以當志工。」

大愛電視大愛劇場《搜尋者》。(圖片來源/大愛電視台)

黃秀燕講了訪視個案打掃的故事給他聽。阿山滿是歉意地說:「師姊,以後不會再發生這種事情了。」並接著說「師姊,其實我很尊重你。」

她把握機會和他商量:「你如果尊重師姊,那我拜託你,因為師姊有很多個案要照顧,這一棟樓裡,有人身體比較虛弱、有人生病,你是不是替師姊來照顧他們?」阿山滿口答應。

曾有人問,為什麼要付出時間,去幫助這些社會邊緣人?黃秀燕認為,無論付出多少時間,只要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能夠生起懺悔的心轉惡為善,我們為他種下一顆善的種子,很值得。

◎小小螢火蟲 照亮黑暗角落

自《搜尋者》播出後,引起很大回響。有演員分享:「以前也演過大愛劇,也有去看個案,明白見苦知福的意思,但沒有真正的去了解,原來幫助人家,是做得這麼深入。」

另一位演員則說:「我不曉得照顧戶接觸慈濟後,有沒有真的改變,但是我自己真的改變了。」他從前是個大男人主義者,自認在家就是王;現如今已改變許多,懂得如何和家人相處,也學會縮小自己、付出關心,讓家庭變得更和樂。

2023年5月27日,黃秀燕師姊在北區合心慈善月會,分享如何帶領基隆訪視團隊深入社會底層,關懷鄉親的訪視過程。(攝影/林世欽)

說到這,黃秀燕想起早期訪視的經歷......

訪視團隊曾到山區關懷一對夫婦,因先生中風行動不便,太太智商不高,兩人沒辦法工作無收入,而政府的補助也有限;因此評估過後,決定幫助一些生活費用,讓他們可以過生活。

有一次,志工去關心他們,突被鄰居破口大罵,表示後面有一位眼睛失明的老婆婆,為什麼不去關心她、照顧她,反而照顧這對夫妻?

黃秀燕聽後,向該名鄰居細細詢問老婆婆的狀況,並在前往的路上和他說:「這位先生,我覺得你也很善良,你在關心眼睛看不到的阿嬤。剛剛你假裝很兇,我們會害怕,以後不敢當志工;我們是付出無所求,不是領薪水的,你這樣罵我們的話,我們不敢當志工,那些苦難人誰來幫助?」

看著他的臉色緩和下來,黃秀燕繼續說:「剛剛你在說我們慈濟在幫那一對夫妻,先生中風沒辦法工作,你們知道他太太智商不是很高;請問,如果你是老闆,你會不會請她當你的員工?」

鄰居表示:「不會。」

黃秀燕說:「對呀!你都不願意請她,她要找工作不容易呀!」

到了老婆婆家了解情況後,確實需要協助,慈濟志工便開始著手進行關懷及慰問。

◎夜間搜尋者

黃秀燕真誠付出的身行感動了周素雲,並承諾願意繼續默默地做一個夜間搜尋者。(圖片來源/陳春淑連線畫面截圖)

在訪視領域已有二十四年經驗的夜間搜尋者周素雲,她常和一群上班族,利用晚上或假日進行訪視。

二十幾年前,周素雲剛進慈濟時,黃秀燕帶她去看個案。第一個個案,讓她感到非常的震撼,她們來到一位阿嬤家,推開門後,看見滿地的糞尿。

「阿嬤屋裡的味道混濁,剛進門的時候真的會怕,不自覺的避得遠遠的。但是,秀燕師姊就是不怕髒、不怕臭的膚慰著阿嬤。」黃秀燕真誠付出的身行,震撼了周素雲,「二十幾年了,還是印象深刻,我應該要更用心學習她那分真情、真誠、無私的大愛精神。也承諾願意繼續默默地做一個夜間搜尋者。」

◎勤耕人間大福田

基隆區訪視團隊好似一隻隻小小螢火蟲,讓點點螢光照亮黑暗的角落。(攝影/游錫璋)

這一群「搜尋者」就好似一隻隻小小螢火蟲,每個人都很樂於集合在一起,讓點點螢光照亮黑暗的角落。他們團結起來,守在地獄的門口,不讓那些為惡的人掉入地獄;他們樂於把關,引導為惡的人轉惡為善。黃秀燕請上人放心,他們會很盡責的當個「搜尋者」。

上人讚歎這群搜尋者的精神,歡喜大家是如此的合和互協;更歡喜的是,有很多是夫妻檔,全家投入真的很不簡單,尤其是那分虔誠,真的是名副其實的菩薩,覺有情的人。團隊每個人都真誠的付出時間,特別是夜間搜尋者,因為要顧及事業與志業,還要撥出寶貴的時間,實在令人感動。

「要做慈濟之前要把家顧好;你們做到了顧好家庭、做好慈濟,堪得讚歎。」做慈濟愛心一定會有,耐心更重要,克服困難更難免,上人最安慰的,是大家都很精勤。

很感恩這一世,有因緣面對這麼多的人間菩薩,可以合群共行慈濟事。慈濟事不簡單且複雜,不只要濟貧,有時還要面對黑社會,幫助他們改掉過去的習慣、脾氣更是不簡單,如果不是菩薩,無法翻轉人間。

上人殷切叮嚀眾人:「我真的很有福,遇到的都是有福的人、都是好人,都是發心立願以菩薩行走入人間。要記得合和互協,隊組合心耕福田,人間是一畝大福田,人人都是耕種者、耕耘者。」

(2023/07/25 北區溫馨座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