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釋德怡
「每天在迴廊散步,經過花草都感覺到植物『成長的聲音』」,上人說,這就是「行蘊」,也就是真空妙有。
不知從何時開始,每周四上午十點至午齋前,是人文志業向上人會報時間。5月25日這一天,精進長姚仁祿師兄分享一位詹家龍導演,用五年的時間拍攝紫斑蝶的紀錄片,螢幕上同時播放他接受大愛台採訪的新聞帶。
他在受訪時提到,小時候,姑姑送他一本蝴蝶圖鑑,他想找到圖鑑裡的400種蝴蝶,第一次找到的就是紫斑蝶,但他覺得不是很重要。「對我來說,紫斑蝶從小陪我長大,就好像家人一樣,既然是家人,就很容易忽略它,等到有一天你突然覺得他很重要的時候,其實就是你失去他的時候了。」
我聽到這一段,心中很有感觸,就像我住在法源地,每天聽聞上人的法,覺得很平常,常常容易忽略它,不知道珍惜及用功,等到要精進時,時間已經蹉跎,也許因緣皆無常了!
「其實透過超高速攝影機,可以看到蝴蝶也有表情,蝴蝶要相撞也會害怕的。」當姚師兄說到蝴蝶也有表情時,上人提及「每天在迴廊散步,經過花草都感覺到植物『成長的聲音』」,上人說,這就是「行蘊」,也就是真空妙有。
姚師兄還說,每年清明節前後,紫斑蝶會離開越冬的棲地,移動的路徑會穿越東西向的公路系統,因此經常出現「傷亡」。後來,高公局重視保育,採取建置「國道讓蝶道」的紫斑蝶防護網,紫斑蝶的傷亡因此大幅下降。
這段分享令人印象深刻。每一個人如果能發揮慈悲心,也許所有的事就會因你的愛心而改變;在大環境中的修行者,也要建立自己的保護網,讓自己的道心不因人亂了心。
下午隨眾出坡,在大殿前拔草。天氣陰涼,小黑蚊到處逛,我們忙拔草,牠們就在我們的臉、頭、手邊尋找落腳處,無處不在,緊迫「叮」人。
忽然,枚師父說:「怡師父,你往上看!」我順著他手所指的方向看去,主堂三樓藏經閣外面窗戶,有一群身著「藍天白雲」的志工菩薩,正在修繕及油漆天花板的木板,就如天上的「飛天菩薩」,真的好壯觀!
「我去找影視組來錄影!」枚師父說完就跑掉了。
過了一會兒,沒看到枚師父回來拔草,當我再抬頭往上看時,卻看到枚師父已經補位在做人文真善美,為這群志工們留下菩薩身影。
一群身著「藍天白雲」的志工菩薩,正在修繕及油漆天花板,遠遠望去就如天上的「飛天菩薩」,真的好壯觀!
下午四點收坡,從勸募組辦公室前走道經過時,見到念師父正在整理塑膠袋。我好奇向他請教:為什麼要整理這些塑膠袋?念師父說,他現在在慈濟中小學上花道課,他要利用回收的塑膠袋,教大家做塑膠花;正在整理的這些塑膠袋,就是準備用來作為下學期教學的材料。
念師父利用回收的塑膠袋,作為慈濟中小學花道課教學的材料。
「念師父,你人好好喔!還幫忙準備材料,以前我們上課都要自己準備。」
「不要讓他們花錢,我幫他們準備就好。」
其實幾天前,念師父為了讓自己更熟悉塑膠花的製作步驟,已經利用空檔做了好幾朵送給勸募組的同仁。收到的同仁很法喜,也很用心將塑膠花插在萬年青上,以假亂真好有創意!
一家人的互動也讓我覺得好溫馨!
同仁將塑膠花插在萬年青上,以假亂真好有創意,也增添了幾許的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