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鄧如玉
圖片來源/宗教處 呂宗翰
2022年2月24日這一天的早晨,漢娜被一連串的電話鈴聲吵醒,她心想:「是要來祝賀我生日快樂的吧!」怎想到,電話那頭傳來親友焦急大吼的聲音,說著:「逃!快逃!戰爭了!」
漢娜腦中一片空白,直到看著在窗外飛行的軍機,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發生戰爭了!要趕緊帶著三個未成年的孩子逃難去。漢娜一家躲在友人家的地窖十多天,十多人擠在狹小的空間就這樣克難併肩生活著。當烏克蘭最大的發電廠被轟炸後,她知道,是時候該逃離這裡了。
漢娜帶著三位子女前往火車站,打算搭上任何一班可以行駛的列車。月台上過度擁擠的人潮,沖散了小兒子和漢娜一家。小兒子消失在眼前的短短數分鐘,對漢娜來說,卻像是無盡恐慌般的漫長。
漢娜一家人終於擠上火車,在小小原本只能容納四人的包廂,硬是擠滿了二十多人!無所謂,大家心中都想著,只要可以開往「平安」的地方就好。
與小兒子短暫分離的短短數分鐘,對漢娜來說,卻是無盡的恐慌(左圖)。原本只能容納四人的包廂,硬是擠滿了二十多人!(中)看著無緣搭上火車的無助同胞們,心中五味雜陳的酸楚,無法用任何言語形容。(右圖)
列車行駛的路程中,並沒有一路平安,好幾個長長的黑夜,列車無盡地向前走,卻不知道要開往何處。有時候列車會停下來,請大家下車趴下。轟隆隆的轟炸聲響徹雲霄,遠遠地,列車這端的人們,只能看著那一端的城市,發出紅紅的火光,許多建築被炸毀了......
此生最令漢娜感到傷心的畫面發生了!漢娜用顫抖且斷斷續續的聲音,哽咽地說著那一幕的畫面----
列車緩速下來,似乎即將停靠在這個車站。
然而,月台上的人群太過多了!
列車突然又加速往前開!
月台上的人群躁動了!紛紛丟下他們的行李,用盡全力地向著列車狂奔。
然後,列車只是愈開愈快,並且離開了這個車站......
漢娜說:「我的孩子們太小了,他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還開心地向月台的人們揮手道別。但這是我這輩子最傷心的一段回憶。」
有幸搭乘火車逃難的人,看著無緣搭上火車的無助同胞們,心中五味雜陳的酸楚,無法用任何言語來形容;但,今日逃難離家,天下之大,又將何以為家?
如果可以選擇,又有誰願意,背離溫暖安居的家園,走上逃難之路?從此,身上多了一個不願意卻只能暫稱的名字:「烏克蘭難民」。
漢娜一直不知道,逃難的這個決定,對不對?就在抵達波蘭收容所的第一晚,看著孩子們穿著睡衣、抱著棉被睡覺的安詳,漢娜惴惴不安的心,終於有了寄託,或許這樣是最好的吧!
看到孩子穿著睡衣睡得香甜,漢娜終於確定逃離烏克蘭是個正確的決定。
隨著戰事愈演愈烈,原以為暫時的離鄉,化成了一個月再多一個月的漫長。漢娜清楚且務實地意識到,可能要在波蘭這片土地上,居住下去。原是英文老師的漢娜,在上網找工作的時候,看見了慈濟徵求英文翻譯志工的訊息,漢娜決定前往應徵。漢娜說:「這是改變我一生的決定。」
遠離了故土,漢娜在波蘭找到了安心、安生的依靠。
就在10月24日這一天,距離戰爭發動整整八個月後,漢娜平安地在台灣的高雄靜思堂,說出了這樣一段刻骨銘心的逃難過程。八個月前,戰爭發動的那一天,恰恰就是漢娜的生日。
現在漢娜和幾位烏克蘭人都是慈濟以工代賑的工作人員,他們參與了難民發放、長者關懷以及家訪等工作。他們找到了生命可以安心、安生的依靠,他們終於可以在前往家訪的途中,露出笑容、唱和著烏克蘭的歌曲,彼此陪伴!
(2022/10/24高雄靜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