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釋德潔
攝影/釋德潔、釋德怡、黃素貞
新冠肺炎從開始至蔓延到全球,上人便不斷呼籲全球弟子要提高警戒,對外要做好防護措施,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保持社交距離;對內,要懺悔、齋戒茹素及虔誠祈禱,才能消弭災疫。
台灣自有確診病例開始,到這兩年爆發嚴重疫情,上人依然以身作則帶領著精舍常住二眾過著與平日如常的生活。
上人殷殷叮嚀大家,精舍內外要做好防疫措施,尤其是公共空間,例如主堂、大殿、齋堂以及浴室等等。
因應這波嚴峻疫情,精舍用餐方式也做了滾動式調整,分別以齋堂及菩提區,作為常住師父及志工的用餐區;為了避免觸摸餐具交叉感染,皆由行堂人員負責為大家夾菜,而同仁的中餐和晚餐則是用打便當的方式。
菩提區位於齋堂旁,在疫情期間作為分流用餐場地。
今年適逢教聯會三十週年慶,營隊學員和工作人員大約有三四百人回到精舍,我正好輪到大寮典座的職事,由於疫情關係,營隊仍是以打便當的方式用餐。
這一天是個特別的日子,菜色跟平日不一樣,也增加了一道看來比較豐盛的三杯料理,這道菜有猴頭菇、香菇、素火腿、竹筍等多種食材,需花些時間個別料理。
當天我負責煮三道菜,除了這道三杯料理,還有一道黑木耳及南瓜,所以必須在清晨四點開始煮才能及時在十點二十分準時打便當。在開始打便當時,某位師父說南瓜量不夠,當下我靈機一動,想起冰箱內還有去了皮的絲瓜,於是請營隊生活組志工來幫忙洗、切,接著趕快下鍋煮。
在煮的過程中,我滿身大汗,身體感覺很累,但心裡很清淨,感恩無常的考驗,讓我練就臨機應變的功夫,得以快而準地呈現出一道色、香、味兼具的菜餚與眾人結緣;更想到父母給予我健康的身體可以去付出,感到很幸福,同時也很歡喜能發揮自己的功能。
這不就是上人常教導我們的嗎?善用父母給予的身體去付出去造福人群,這不僅是盡孝道,同時也是福慧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