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走過0402一週年

0觀看次
A- A+

撰文:王鳳娥(花蓮)
圖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慈濟基金會

發生在2021年4月2日的408次太魯閣火車事故,已屆滿一週年了。這讓大家記憶深刻的火車事故,造成49人死亡、213人輕重傷。當時,花蓮慈濟醫院整合醫學急診後送病房和骨科病房,合作承擔火車事件的後送病房,照顧了十三位傷者,這十三位傷者都已平安出院。

一年了。骨科病房護理長劉玉玲,和整合醫學急診後送病房護理長周云鵑,4月6日,在靜思精舍上人會客室,以感恩和沉痛的心情,向大家分享過去一年與傷者互動,以及他們恢復的情形。

◎手錶妹妹

不幸事故中,也有幸運兒。有一位五歲的小妹妹,坐在最嚴重的第八節車箱,只有臉部受創、腫脹。因受到極大的驚嚇,情緒很不穩,不願和醫護配合,只吵著要找回遺失在車廂的粉紅色手錶。

暖心的護理師,自掏腰包買一個全新的粉紅色手錶,親自為小妹妹戴上,終讓小妹妹展露笑容。出院時,再送她一個「佩佩豬」娃娃,讓她可以安心坐火車回家。

「這位『手錶』妹妹出院時,手抱著『佩佩豬』,很開心跟我們揮手說再見的那一刻,我們也非常開心的祝福她。」周云鵑護理長回憶:「手錶妹妹在去年5月有回來看我們,她臉上的瘀青都消腫了。她爸爸用Line關心我們,給我們溫暖的問候,讓我們感到很窩心。」

◎重獲新生

「有一位年紀最小,傷得最嚴重的楊小妹妹,那時是躺著進加護病房,在團隊照顧之下,慢慢可以從床邊走到廁所,再從廁所走回去,最後痊癒出院。」

周云鵑感恩道:「那位楊小妹妹,前不久有來看我們,謝謝她還記得我們。她恢復非常好,現在可以跑、跳,很開心去上學。去年受傷時,她得到很多人的祝福和鼓勵。」

現場也播放醫護同仁為楊小妹妹在出院前的錄影。,影片中,小妹妹拿著竹筒說:「謝謝師公上人,我要存竹筒來救人。」大家聽了,高興地為楊小妹妹鼓掌。

另一個故事:一位在慈院住了二百二十五天的傷者陳先生,他的傷口非常嚴重,要做隔離治療,不能出病房做復健,物理治療師和護理師就在床邊協助他做復健。

「陳先生的傷口是一個很大工程的治療,要結合骨科和整形外科兩個團隊,一起幫他做多次的手術治療。他也很努力的配合,恢復得不錯。」劉玉玲護理長分享:「在長達二百二十五天的住院期間,陳先生一直很感恩救他出來的人,和救治他的主治醫師。他說日後能力所及,一定要盡量去幫助別人。」

「有心,就沒有走不通的路;有愛,就沒有到不了的山峰。」兩位護理長以這句靜思語鼓勵彼此,攜手一起陪伴太魯閣事故的傷者度過難關,來重獲新生。

◎紅色九號

猶記得去年4月2日中午,慈院急診室啟動「紅色九號」,現場氣氛異常緊張、凝重......

身著指揮官紫色背心的林欣榮院長,帶領穿紅、黃、綠背心的醫護人員在急診室待命,要為重傷、中傷、輕傷傷患做快速分類檢傷,來搶救生命。

中午十一點半,第一輛救護車鳴笛聲,由遠而近,讓人聽了驚心動魄。「嗶!嗶!嗶......」哨子聲響起。「綠色!」第一位救治的傷患,是慈濟志工陳珀玲,幸好輕傷無大礙。

每一次的哨子聲,都讓人心驚膽跳。接近下午兩點時,「趕快讓開!」 「紅色!」「是小朋友!」

這時一組穿紅色背心、負責重傷傷患的醫護人員,立刻衝上前,救護人員以急快速度推著傷患跑向重傷急救區。幾分鐘後,救護車又陸續送來許多頭部被處理固定的傷患......

◎歷劫歸來

坐在急診室、驚魂未定的一位女士,回想事故發生的剎那,她忍不住掩面流淚:「我踩過很多往生者大體......」坐在撞擊力最嚴重第八節車廂的她,和兩位女兒在清明假期要回臺東娘家,本來是歡喜假期,無常讓一切變調了。兩位女兒雖然受傷,但無大礙,是不幸中的大幸。

一位阿嬤抱著頭上縫了七針、包滿紗布的兩歲多小孩,幼小的孩子讓人看了很不捨。本來一家三代六人要回臺東老家掃墓,如今只剩四人,阿嬤滿臉哀傷,志工一直陪伴在她身邊,讓她心安不少。

而雙手雙腳都被玻璃割傷、包著紗布的年輕先生,心有餘悸和來關懷的慈濟人說:「當時車廂一片漆黑,又聞到有煙霧味,很害怕起火爆炸,就和幾位年輕人一起合力用腳踹破車窗,再用手將破玻璃拆解下來,我第一個從窗口爬到車頂,也幫忙拉人逃出來......」

回想當時急診室的情景,至今仍然讓人難過和不捨。我們不知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所以我們要珍惜身邊的人,並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去做利益眾生的事。

(2022.4.6)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