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人文叢書處《靜思法髓妙蓮華‧譬喻品第三》出版了!再幾天後,即可至全省各靜思書軒,請購到此書。
全書共六冊,計十二章,依章名可知此品脈絡與上人思路,助益明悉全書旨要。是您在品書會裡重要的共修讀本,也是您於年節燈下自修的智慧寶藏!
以下為《靜思法髓妙蓮華‧譬喻品第三》全書目次,也就是該書之章名章旨及節名----
第一章 喜聞真實法
猶處小乘自感傷,今聞此法心歡騰
權巧方便亦大乘,斷諸疑悔不失真
說微妙法除憂惱,一念覺悟佛口生
菩薩與我皆佛子,回小向大心清澄
一、大法顯世妙權真實
二、聲聞慕小實為己過
三、會道疑盡解佛知見
四、發露懺悔皈向自性
五、百善為福廣益眾生
六、佛說妙諦迷者知返
七、自慶自喜皈心正真
八、徹知權實此心安然
第二章 授記舍利弗
聲聞首座舍利弗,因緣成熟佛授記
華光如來為名號,蓮華淨污放光明
離垢國土琉璃地,大寶莊嚴是劫名
仍依本願說三乘,廣度眾生成菩提
一、無量諸佛權實雙運
二、深妙實法成就慧命
三、弟子棄小憶起本心
四、小根受記究竟成佛
五、國土離垢平正清淨
六、菩薩為寶善人齊聚
七、法脈承續授記堅滿
八、緣熟道成深植慧根
第三章 我等必成佛
受記因緣實殊勝,法華盛會共歡慶
人天見證啟信願,至誠供養報佛恩
雨眾天華與妙衣,百千伎樂俱響起
慶己成佛應有分,欣得法髓濟蒼生
一、既受佛記宜自欣慶
二、大眾歡喜踴躍供養
三、解悟未來皆得作佛
四、隨喜同聞甚深妙法
五、上契佛心無復疑悔
六、譬喻方便為化菩薩
第四章 三界火宅喻
國邑聚落有長者,年邁家大唯一門
四面火起猶嬉戲,諸子不知應出離
身內身外垢穢重,迷而不覺顛倒中
如來引領辨識苦,示一大法救火急
一、三界大宅榮枯無常
二、世間眾生同住其中
三、屋宅朽敗忽燃猛火
四、沉溺嬉戲無求出意
五、長者有力救眾離宅
六、當以善法勸彼疾出
七、無奈樂著不肯信受
八、慈父憂心巧設方便
第五章 先三後與一
先知諸子之所好,種種珍玩適其意
巧說門外有三車,羊車鹿車與牛車
如若不取必悔泣,誘子出宅賜大車
三車三乘出三界,大白牛車圓佛乘
一、慈父救子許以三車
二、諸子求車即出火宅
三、高廣妙車一乘實法
四、等賜大車心無分別
第六章 權巧非虛妄
前許三車與一車,是否虛妄佛問起
世間濁苦火熾盛,引出火宅全其命
三乘權說離憂患,本意正說大乘法
善巧方便實語者,次序教法歸真如
一、應機逗教巧妙誘引
二、四生慈父智慧傳承
三、眾生多苦悲心化導
四、貪迷不覺以苦為樂
五、視如一子予樂拔苦
六、勉濟諸子善用方便
第七章 善導施教法
自證保任法不虛,方便牽引歸本性
過現未來三世佛,諸佛皆歎三乘法
三界諸苦令人懼,三界外樂心安穩
速出火難乘三車,進修大乘成正覺
一、覺海指引滅惑離苦
二、修道會道常住無漏
三、勇猛精進安樂有情
四、設法隨機投緣教化
五、安忍菩薩闡揚實法
第八章 世間不淨地
意有未盡再詳述,堪忍世間難立足
雜穢充遍多蔽障,處處頹危不牢固
禽鳥惡獸諸鬼神,偏邪苦惱總纏縛
火勢威逼皆惶恐,宅中無主難自出
一、重宣法義復說危宅
二、惡獸毒蟲喻身心惱
三、五趣雜居起心造業
四、諸鬼形現見解偏邪
五、心宅起火災難熾然
六、眾生無明各相殘害
第九章 眾苦實可怖
種種生態如心態,四大八苦魔糾纏
無明造業火狂燒,惡形惡狀不自省
長者方便誘子出,煩惱習氣漸脫離
把握因緣受佛教,正法為門始無懼
一、四大五陰煩惱火燒
二、佛如長者悲心救濟
三、殷殷告喻諸苦可畏
四、車藏珍寶誘眾出離
五、諸子信受至安全地
六、正心正道得出險境
七、行眾善法切莫耽樂
第十章 上妙白牛車
子出火宅索三車,捨小就大得寶車
金玉嚴飾柔軟座,力多沉穩能度人
求少得多心歡快,如獲至寶斷迷著
深入法藏勤精進,人間菩薩顯大乘
一、諸子詣父求賜所許
二、庫藏眾寶造諸大車
三、白牛妙車一切具足
四、貪戀樂著苦中嬉戲
五、如來離宅能為救護
六、佛說三乘出世間道
七、微妙清淨第一佛乘
八、真實不滅唯佛智慧
第十一章 契機傳真諦
世事複雜在人心,微妙婉轉佛教育
種種譬喻為方便,循循善誘作導引
開三顯一菩薩法,契合根機利眾生
唯有深智能信受,切莫懈怠宜精勤
一、諸佛權妙巧喻實法
二、眾生得諦離貪滅苦
三、未得謂得是增上慢
四、法印相傳證真明實
五、聲聞緣覺力未能解
六、唯以深信得入法義
第十二章 明辨方為說
貢高憍慢計我見,聞不解義智識淺
錯將善法變惡法,如是之人勿為說
不信不敬生誹謗,惡果自招罪無間
聞必信受可為說,勿妄宣傳應慎辨
一、莫向凡夫宣說此經
二、誹謗正法墮落惡道
三、若得人身苦亦隨行
四、隨業受報輪迴惡趣
五、化惡為善堪受大法
六、深心勤修種菩提因
七、持戒淨行紹繼佛種
八、安忍無瞋說法無礙
九、志求大乘實相之理
十、諸善具足當說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