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們做得不夠,是我們講得太少!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美宏

「見人說慈濟」穿著骨捐背心,結合人醫會團隊於臺中分會前,攜帶各項說法品將走上街頭募心募愛。(攝影:陳緯拍)

臺中靜思堂三樓會客室,證嚴上人對「見人說慈濟」團隊鼓勵,正確的種子多培養,不知道的人還很多,要把握因緣,講清楚、說明白、多分享,慈濟不是只救國際,臺灣有幾次的災難,也是從地湧出菩薩,應該給人清楚,能夠救國外是我們的福,期待人人虔誠祝福臺灣平安。

◎見人說慈濟 人多力量大

溫嘉新秉持上人理念,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來成就,好人要靠大家用心接引,一起為社會付出,發起「見人說慈濟」運動,於1月12日帶著團隊向上人分享推動的方法與成果。

「慈濟為臺灣社會這塊土地付出五十幾年,如果現在還有人不認識慈濟,甚至誤解慈濟......上人說:『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多,而是我們講得太少』」,溫嘉新向上人呈現第一張簡報。

基於此,自2020年十二月底,他廣邀志工走上街頭「見人說慈濟」。以社區為單位,八到十二位成員為一組先行帶動,每次兩個小時,自行安排愛灑路線。結束後,大家集結分享溫馨小故事,彼此相互學習成長。

「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多,而是我們講得太少」溫嘉新穿上「一念悲心 搶救生命」背心,帶領見人說慈濟團隊,沿路愛灑有緣店家及民眾。(攝影:陳緯拍)

人多力量大,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溫嘉新善用手機Line功能,建立群組,積極邀約志工,相偕前往公園、進入店家,見人說好話,宣導「安穩家園 美善社區」(簡稱安美專案)、環保、骨捐,邀約参訪慈濟各道場,參加社課、親子成長班,募愛心、會員、志工,讓更多民眾看見慈濟、了解慈濟。

臺中草悟道上,見人說慈濟團隊向年輕人邀約骨捐驗血活動預約及參與歲末祝福。(攝影:周國偉)

有鄉親因此認識慈濟,第一次踏進臺中靜思堂;也有人以為「靜思堂」只有慈濟人才能進去。許多人對慈濟推動的鄰幫鄰、親幫親,扶助社區的「安美專案」深表贊同與感恩。他們還為落實社區的民眾,找尋附近的環保站......

志工與中正里詹里長分享安美專案,及慈濟人投入社區各項慈善及環保工作。(攝影:黃美足)

◎打開心釋疑 排斥轉歡喜

走出去需要勇氣,更需要鼓勵。中藥店老闆夫婦,對慈濟人在街頭送「福」、勸素,並提供社區民眾關懷扶助項目,非常感動。知道慈濟人捐贈BNT疫苗、為社會做很多好事,主動捐出一千元,並結緣防疫香包,這分貼心是給予志工最大的回饋。

走進傳統市場,雜貨鋪上看見一個發黃的竹筒,經了解,原來很久前有位慈濟人拿來,但一直沒收回,看見慈濟人來,開心地約定每兩個月請志工來收竹筒。

有位前里長,一開始不認同慈濟,他覺得慈濟都在救國外、與窮人搶資源回收,經過志工的悉心解說後,他豁然開朗,「怎麼跟外面聽到的不一樣,從來沒有聽過慈濟人的說明,真是誤會大了。」由排斥到接受,並歡喜地與慈濟人合影。

還有一位先生,以為必須捐一百萬才能成為慈濟人,一直沒因緣與慈濟認識。藉由與「見人說慈濟」團隊的接觸,他提出心中長久的疑問,在志工的解釋與鼓勵下,他同意太太每個月捐一百元,成為慈濟會員,透過與慈濟人的長期互動,近一步更了解慈濟。

公園裡,人人愜意地散步或席地而坐,更是親子同樂的好去處。一位年輕媽媽在志工分享慈濟做了哪些事,才赫然知道「原來救人可以這麼簡單。」馬上響應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預約,也約定參加歲末祝福及成為慈濟會員。

◎好事說不完 好緣道不盡

志工積極把握介紹慈濟,連「Uber Eats」的外送員和紅綠燈下的民眾也不遺漏。一位外送員,收到志工送給他的「福」多一點的字,隨即貼在送貨箱上,他說可以帶著「福」滿街跑。知道骨捐驗血可以救人一命,他非常高興與認同,希望自己也能做好事,為自己造福。

一位年輕人停車等紅綠燈時,志工向前詢問「可否耽誤幾分鐘?」他將車停好,耐心地聽志工介紹慈濟,並願意一個月捐五百元,成為慈濟會員。

大樓管理員與住戶也歡迎慈濟人進入愛灑,將拿來的文宣放置櫃檯顯眼處,並把歲末祝福的場次表張貼在布告欄上。

好事說不完,好緣道不盡。愛心無所不在,只要勇敢說出口,募心募愛無障礙。愛灑過程中,不僅為不了解慈濟的民眾解疑,也募得許多新會員,更令人雀躍的是找回失聯的舊會員,再牽慈濟情。

好事說不完,好緣道不盡,找回失聯許久的會員,大家開心地合影。(攝影:黃美足)

「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多,而是我們講得太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無限大,溫嘉新聞法、傳法,身體力行推動「見人說慈濟」,他向上人發願,將邀集更多的火金姑,走出道場,讓人看見慈濟、認識慈濟,一同來為社會苦難的人提燈照路。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