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貞宜
「上人,我有個不請之約,我要生生世世跟著您!」
她是高雄的夏雪幸。
夏雪幸師姊在民國六十七年認識慈濟,七十年成為委員,加入慈濟已經四十年。只要見到上人就會想流淚,她說看到上人就如看到媽媽,她不太會說話,只會默默地做。
年輕時想親近佛學,利用課餘參加唸佛團,因而認識慈濟靜悅師姊,靜悅師姊常常分享和上人一起訪視的所見所聞,內心感動成為會員,一日靜悅師姊邀約回花蓮見師父,於是由靜傑師姊帶著,坐「金馬號」客運回精舍。
民國七十年赴精舍參與冬令發放時,向上人表明願出任委員。由於年少未婚,師父說只能算是半個委員,於是和另一位師姊合收一本勸募簿。
當時的高雄委員十多位,均是夫妻同行,年輕且從事繪畫創作的夏雪幸師姊又因家住旗津,向來是在「邊緣地帶」從事慈濟工作;她記得當年上人僅提醒她──「發心容易,恆心難」,要她「發心如初」。
多年來,她仍單身,但已不再是半個委員,她把慈濟精神落實到社區裡。「從前,我只是關起門來,不斷不斷地畫畫,有一天,我想到若是在社區裡授畫,經由這樣的機緣,或許能讓有心人多瞭解慈濟。」
於是,她的工作室成為開放的聚點,隨時有人來此尋找支援與關懷,並有會員定期聚集抄經、書畫。
高雄靜思堂靜思語書法比賽頒獎典禮,2020年10月25日在高雄靜思堂舉辦靜思語書法比賽頒獎典禮。慈濟志工夏雪幸師姊(慈學,左二)陪同90歲頒獎人,與靜思語書法得獎人合照。(攝影:許庭耀)
今日和上人溫馨座談,大家鼓勵她要和上人說說話,她想了好久,本有好多話想說,但不知要怎麼表達,就說自己現在所做的。
平時在家開工作室教書畫,也義務性到鼓山一聯絡處教老菩薩書畫,這一班最高齡有八十多歲;最年輕的是六十多歲。當她知道慈濟在籌措疫苗專案時,和學員分享,「老師有一個心願,慈濟捐疫苗的資金這麼大,大家是不是可以發心來布施?」「老師不會講話,只是做,好好的做事,這次所有的款項,全數捐出來。」學員們都很願意付出,但就是擔心自己畫得不好,夏雪幸師姊就用靜思語和愛語鼓勵大家。
「只要有出一分力,有心和人結好緣,這樣就好了,我們生生世世結好緣。」八十多歲的學員分享自己年紀這麼大了,還能和大家結好緣,很是開心。「人有無限的可能,不要小看自己,只要有心,絕對可以做得到。」
夏雪幸師姊感恩上人給大家有機會付出,上人看到大家畫的春聯和紅包袋,交代師姊:「告訴大家,師父給大家讚歎,大家寫得很『水』,圖也畫得很好。」
這時夏雪幸師姊很感性的走到上人座前,跪下。
「上人,我有個不請之約,我要生生世世跟著您!」
「看你要不要跟?」
「上人不能放棄我喔!」
「我向前走,看你要不要跟,要跟得緊。」
「我會跟得上,跟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