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沈雅慧
「我是妞妞黃映瑜。」清脆飛揚的自我介紹非常有自信,出生在慈濟家庭的黃映瑜是「慈三代」,慈濟在台南的第一顆種子黃勝璧,是她的阿公。黃映瑜今天與夥伴盧孟筳、陳穎萱、陳彥合,都是來自台南慈濟高中的孩子,一起參加溫馨座談,要跟證嚴上人報告年輕人是怎麼推素的。
2020年新冠病毒席捲全球,黃映瑜分享:「聽到師公上人說這一波疫情,病從口入,是地球給我們的警訊,是天地給人類的機會教育,最刻不容緩的就是推廣蔬食;以食輪轉法輪,才能減少疾病,確保人人健康平安。」於是,剛會考結束的黃映瑜覺得自己應該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所以,秉持著蔬食護生、環保愛地球的觀念,她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研擬計畫,要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我們成立了YouTube頻道《Plantseaters》,拍攝蔬食推播,推廣蔬食創意料理及簡易烘焙,與年輕人的喜好做連結,讓蔬食推廣能更貼近年輕人的生活。」黃映瑜忍不住心裡的雀躍,「歡迎師公上人及師姑、師伯也來訂閱我們的頻道!」
《Plantseaters》拍攝蔬食推播,推廣蔬食創意料理及簡易烘焙,與年輕人的喜好做連結,讓蔬食推廣能更貼近年輕人的生活。」黃映瑜說:「歡迎師公上人及師姑、師伯也來訂閱我們的頻道!」(《Plantseaters》畫面截圖)
聽上人說過,「換一個工作即是休息。」這群喜歡看影片的孩子,就想藉由YouTube推播來推廣蔬食。由陳穎萱的媽媽幫忙邀約陳彥合、盧孟筳加入,他們就成立了「蔬食製作小組」,接著分配工作各司其職。他們相偕請教「影視創作社」的蕭相渤老師,經過指導,再加上一次次實作經驗累積,技術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承擔企劃的盧孟筳,侃侃而談頻道的三個面向:「環保愛地球、蔬食愛地球、新蔬食餐廳。」這一群年輕人從環保回收中發想如何延續物命再利用;製作簡單的料理讓每個人在家就能輕易烹調;尋找新興蔬食餐廳,顛覆一般人對蔬食無趣單調的印象,從而開始喜歡吃蔬食。做這些事的過程家人難免擔心是否會疏於課業,「但我用行動證明,我成績顧得到,頻道也能做得好,師公上人說,『對的事,做就對了。』我們要『做中學、學中覺』,從生活中省思自己的行為,也能激發創意的腦袋。」盧孟筳的飛揚神采,讓同在現場的母親謝瑛桂,眼中滿是歡喜及欣慰。
跟黃映瑜一樣也是「慈三代」的陳彥合、陳穎萱是拍攝與剪輯的拍檔。陳穎萱分享念大愛幼兒園時曾經和阿嬤及媽媽回花蓮精舍,上人還送她一條手佛珠,「不過,現在太小條了,希望師公上人再送我一條大條的。」此話一出,讓全場的人都笑了。陳穎萱回想自己剛開始做影片剪輯,一支五分鐘的短片剪了快三個月,讓陳穎萱甚感挫折,然而在學校老師蕭相渤的指導下,如今已經很熟練,「沒有甚麼事學不會,有心就不難。」
陳穎萱:「運鏡要怎麼把它接得比較順,有時候會剪到哭啊,太難了。但是又想把它做好,從一開始不會剪,到最後隨手拍一個,然後馬上就剪得出來,那個是成就感。」(大愛台畫面截圖)
而陳彥合回想一開始的時候,拿捏不好鏡頭及角度,拍出的影片也曾被同學嘲笑不好看而沮喪。然而從小就跟著媽媽去安平聯絡處薰法香,還回花蓮跟上人分享薰法香的「一舉五得」,陳彥合分享他們雖是年輕人,也都有在聞法,「品書會讓我們推素的心更堅定,也更確定我們的方向。」
陳彥合:「朋友看了我們的影片之後說,唉!這個沒有人要看啦,我就更決定要把它做得好一點,讓他對我們的影片改觀。」(大愛台畫面截圖)
未滿二十歲,這一群年輕人,世界正等待著他們,佛家說因緣果報,許是上輩子累積的福報及所結的好緣,他們投生在充滿著善與愛的家庭,在家人、師長的呵護、支持及指導下,充滿正能量,積極正向,亟欲將所知的美善向全世界宣揚,結伴大步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