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出雙臂的愛

0觀看次
A- A+

2021年12月24日晨間座談
高雄靜思堂上人會客室
撰文:紀孟賢;攝影:顏霖沼

 骨髓造血幹細胞比對相同的機率只有萬分之一,而一個個「生命與生命的對話」,
並不表示故事的結束,而是代表著清水之愛如湧泉遠流長。

吳崇典說:「接到配對成功的通知時,是感恩、興奮的,也是忐忑的。」

感恩的是上天給了自己一個救人一命的機會;興奮的是等了二十幾年終於等到了;忐忑的是50幾歲的幹細胞還好用嗎?

吳崇典是一位非常善良有愛心的人,從17歲開始就不斷捐血、捐血小板,至今已捐了250多次了。20幾歲時得知骨髓可以救人一命,毅然決然的去建檔。之後又簽了大體捐贈。多年來捐血卡、捐髓卡、大體捐贈卡這三卡一直都放在皮夾裡隨身攜帶,因為他知道生命是無常的,如果有機會將自己的身體發揮最大的使用價值去幫助別人,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所以當他接到通知時,第一時間先問的是「捐髓卡還有效嗎?」

吳崇典說:「決定捐贈後,真是一波三折!」

首先他擔心自己50幾歲了,幹細胞不夠健康。所以每日努力運動卻導致手臂肌肉拉傷,雖然如此,他依然努力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

其次是平日血壓正常的人,體檢時竟然飆到200多,他不只驚嚇更是忐忑,心想不會捐不成了吧!幸好只是「白袍症」,虛驚一場!也因為這場烏龍讓他更加重視自身的健康。

第三則是在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時,也出乎異常的埋針不順利,只好棄靜脈埋針動脈。這一連串的異常,並沒有讓吳崇典退轉,反而讓他更義無反顧,堅定他救人的使命。

捐髓的過程中,有柏熙師兄、秀裡師姊一路陪伴,細心照顧,成就了他救人一命的願望。吳崇典為此非常的感恩也讚歎慈濟人的熱情和溫暖。

圓滿捐贈後,吳崇典最大的期許是什麼?

他說:父母雖已相繼往生,但能將父母給的身體發揮助人的價值,以告慰父母並為他們植福。最重要的是他每日會為受捐者祈禱,祝福受捐者身體早日康復,過上新生活。

吳崇典雖然是一位基督徒,但對佛教是非常尊重的,所以虔誠合十向上人問訊。

吳崇典說:「上人是一位得道高僧,令人景仰,看到上人就如同看到親人,非常歡喜,何況向有德的長者行禮,是做人的基本禮貌,這無關乎宗教。」

讓人不禁讚歎眼前這位滿懷愛心,品德美好的年輕人。

上人對不同的宗教,一向是非常包容、寬大、尊重的。上人說不同的宗教,愛是相通的,不會因為宗教的不同而有不同。

上人當年成立骨髓庫的時候說:「捐髓一命,無損己身。」深信絕對不會因為救人而損傷人的生命。

多年前建立資料庫時,人力、物力、財力都不足,很辛苦!但從醫療的角度來看,用「髓」來救人是很需要的。所以慈濟在上人的推動下建立了亞洲第一間資料庫。為了讓大家瞭解,慈濟人大街小巷去解說、去勸髓,很辛苦,才有今天的成果。

上人說願意從自己的身體抽出可以再造的幹細胞給需要的人,是有愛心有智慧很了不起的人,也是有福報的人。

上人分享了一則故事,有一對夫妻,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孩子,全家人為此事非常煩惱。有因緣捐髓之後不久妻子就懷孕了,還生了雙胞胎,家人都很歡喜也很感恩,因為有了捐髓的機會,才給他們的家庭帶來了新生命。

所以說,能配對成功的捐者真是非常有福報的!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