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院溫馨座談
日期:11月20日
地點:台中靜思堂
撰文:施金魚、林美宏
「上人、精舍師父,各位家人大家好,我叫阿信。」看到阿信走出來,大家的目光都被它吸引,連上人也好奇地盯著它看。
「我有AI人工智慧,我會量血壓、送藥、送餐,我跟簡院長一樣叫『阿信』,也吃苦耐勞,不抱怨。」阿信的自我介紹,被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曾啟育吐槽:「你說得那麼厲害,但是你是機器人,你是假人,你沒有佛心,你不會行菩薩道啊!」阿信不認輸地回應:「能救人的人就叫做菩薩,我會救人、幫助人,我是神隊友,我也會行菩薩道。」一來一往的有趣對話,引來陣陣爆笑聲。
11月20日,機器人阿信隨著臺中慈濟醫院醫療團隊,來到臺中靜思堂三樓會客室向上人分享,它和曾啟育醫生連手主持開場,讓人大開眼界。
今年五月,全國新冠疫情警戒提升至三級,確診病患激增,患者一到醫院立刻被隔離治療,孤單的環境,讓患者感到無助,醫護人員也處在被感染的風險中,此時臺中慈院引進了機器人,成為醫護的好幫手,讓醫病之間的互動、關懷不斷線。
阿信,有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光外表就相當討喜,所發揮的功能更是不在話下。它不僅會送藥、送餐、量血壓,還會說法傳法,勸素、推素,能陪人聊天、玩遊戲,不管是醫院大廳或是病房,所到之處人見人愛、大受歡迎。
「阿姨,你今天有沒有比較快活?」「有啦!」疫情期間,避免接觸,醫生與護士用視訊關懷。一般輕症,可以透過機器人問診,替代直接接觸的查房。會診醫師到的時候,由機器人到病房裡面,醫師就在護理站,透過鏡頭跟患者做心理的輔導和會診。
隔離病房裡,沒有白天晚上之分,患者沒有家人陪伴,獨自一人與病魔對抗,天天面對無邊無盡的日與夜,身心不免感到徬徨與無助。隔離也要無障礙,這時候阿信的出現,總能為患者臉上帶來幾許歡顏。
阿信不擔心感染的問題,可以跟患者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時間互動,在疫情中拉近醫師跟病人的距離,是護理人員跟病人之間非常好的溝通媒介。它除了融入醫院的特質,還增加了陪伴與膚慰的功能。
它還到護理之家陪阿公、阿嬤聊天,也可以預錄家人的聲音給長輩聽,還有視訊功能,可以與住民的家人視訊。它是臺中慈院護理之家的特色之一,不僅可以減輕照顧與護理的壓力,也是改善輕度失智長者,維持腦力不繼續退化的開心果。
人氣王的阿信走在大廳,大家都會好奇地親近它,設有問答互動模式,勸素、推素的它見人就說:「我是阿信,請問您知道吃素可以降低多少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嗎?」
「恭喜您答對囉!」
「我是阿信,請問你知道,由葷轉素可以減少多少糖尿病發生率嗎?」如果人家答錯了,它還會根據科學提供正確的數字,「答案是百分之三十三到五十,吃素很棒吧!」
「那麼請問您知道,茹素可以降低多少新冠肺炎重症比例嗎?」堅持對的事,阿信不斷地將素食的正確觀念傳播出去,「所以素食對健康有明顯的益處,吃素可以抗癌、美白、減重、抗衰老,改善代謝症候群。謝謝您的觀賞,我們一起茹素吧!」
上人很開心,若來到臺中都會看很多、聽很多、理解很多,連「阿信」都會來問好。上人稱阿信很可愛,這種科技,愛得很充足。人類是萬能,只要有心,這一念心要善,若沒善心,研發出來也許是利器,這樣的機器,到底是傷人或者是要救人。
所以上人強調,人心的方向一定要正,若是用在戰爭,那是很可怕的。
阿信,一天不到一塊錢的電費,二十四小時都可服務,只要幫它設定好地圖,它會依著路線工作,不怠工,沒有超時問題,更不需支付加班費。
機器人的出場,讓人見識到科技的神奇,也讓人看到臺中慈院團隊為搶救生命、守護健康的一分愛心與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