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同心 傳「好聲音」

0觀看次
A- A+

日期:11月6日
地點:新店靜思堂
撰文:陳秋華(心法)

2020年1月4日,大中區公傳及人文真善美研習共修,林筠騏應邀分享「面對新媒體時代的正知正見」。(攝影/歐明達)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一些考驗,《理財周刊》總編輯林筠騏也有她的煩惱,曾經親子問題讓她擔憂傷神。去年拜訪靜思精舍的因緣,常住師父告訴她:「上人說,對孩子要祝福不要責備。」回到台北後,她對待孩子的觀念有所改變了,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用祝福來代替責備,以及可能的擔心害怕。

幾年前,林筠騏在精舍第一次見到上人,當時上人正對海外志工開示,感覺有如媽媽一般,完全不是她以為的高高在上的上人。這一天趁著歲末祝福到現場感恩師父,同時歡喜地告訴上人她的孩子在前一天找到歸宿了。

她終於可以放下心裡的大石頭,放心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祝福的力量是很大的」,林筠騏有感而發,同時感恩這些年慈濟師兄師姊的陪伴,她覺得應該是可以為社會、為慈濟做更多事情的時候了,因此希望有機會成為上人的弟子,成為真正的慈濟人。

上人對著座前請求皈依的林筠騏,與趨前聆聽上人教誨的廖志成殷殷叮囑,慈濟五十五年,一路走來很辛苦,一念虔誠,也是這麼多的愛心人士,大家點滴點滴付出。希望你們多走入社會,淨化人心。你們自己說過,不只支持師父喔,要一心一志為社會傳好聲音。師父要你們多投入慈濟,可以嗎?

廖志成是《鏡周刊》總編輯,他提到自己已是上人的弟子,期待未來鏡電視通過審查後,能夠與大愛台合作,將報真導正的良善發揮到最大。

當林筠騏還是某新聞網主管時,便認為從善的角度來看,慈濟的每一則訊息,就是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而她所要傳達的正是「善」的新聞;只要是善事,身為一個人就應該去做,而不是慈濟人才做這件事情,她要透過媒體廣為周知,發揮善的力量。

一本初衷,堅持報導社會良善面,當初林筠騏的想法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做,未來還是會堅持這個原則持續做下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