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願的愛都是正氣

0觀看次
A- A+

日期:11月6日
地點:新店靜思堂
撰文:陳秋華(心法)
圖片來源:臺北慈濟醫院

證嚴上人讚歎醫護人員具備大愛、大慈、大仁、大勇的精神,憑著自己的技術,還有大願愛心;只要有這樣的正氣生起,就如一層安全的保護膜,讓病毒難以進來。

十月,台灣新冠疫情,在全民的努力下日漸趨緩,證嚴上人也於11月2日,展開為期一個多月的行腳。在台北停留的這段期間,每天早上在新店靜思堂會客室,照例有台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與幾位副院長,帶領不同科室的醫護同仁前來溫馨互動,分享醫病間的溫馨故事以及疫情期間,全院一心的點滴付出。

證嚴上人讚歎醫護人員具備大愛、大慈、大仁、大勇的精神,他們守在第一線,如大將守在城門,不讓敵人攻進來,臨危不畏懼,很勇敢。這個時候非藥能止,沒有特效藥,唯有信心,要有那分信願行。憑著自己的技術,還有大願愛心,「大願的愛都是正氣」,只要有這樣的正氣生起,就如一層安全的保護膜,讓病毒難以進來。

在這次疫情承擔重要的角色,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藍冑進醫師,原本擔心人力不足,結果醫院同事們個個不畏自身安危,紛紛自願承擔守在城門的勇者,加入搶救生命的行列,甚至不願意輪流休息。藍主任說:「同事們勇者無懼,要進到加護病房不用抽籤,反而出去要用抽籤的。」

當疫情嚴峻需求人力時,藍主任第一個想到的是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楊美貞。醫生每天面對生老病死,如果沒有學習「前腳走、後腳放」的放下功夫,面對人間的生離死別,將無法繼續救人的使命。但是,因為新冠疫情進入加護病房的楊美貞,這次卻無法如此豁達。

穿著白袍的楊美貞醫師說,大家這陣子看到的應該都是她穿著米其林「兔寶寶裝」(防護裝備)的樣子。「從醫20年,沒有那麼渴望過想要救回一個人,但是有些人卻無能為力......。」楊醫師道出內心的衝擊。

趙有誠院長補充說明:「醫護人員如果每天憶念病人,會無法繼續走下去。」他說這是一位四十二歲的女病患,家中還有一位五歲的小女孩,但是卻無法救活,只能選擇放手,醫生無能為力內心傷痛,但醫生要忘記傷痛才能走下去,繼續從事救人的使命。

過去在災難發生時,骨科醫師發揮很大的功效,但是這次新冠疫情,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黃盟仁醫師想著:「這次骨科可以做什麼?」黃醫師表示,骨科醫師可以支援疫苗注射這個大福田。新冠疫苗注射的副作用中有一項是血栓,而在骨科治療中,血栓也是常會遇到的問題,骨科醫生有足夠的知識可以跟民眾解說,讓民眾安心。

上人感恩醫護人員的發心立願,守在醫療第一線,「守護生命、守護健康」;有醫護人員守住醫護這一道門,疫苗施打的普及以及民眾的自律,才能讓台灣相對平安,在這段期間可以平安、安心的生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