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1月17日
地點:台中靜思堂
文稿:魏玉縣
攝影:林麗娟、魏玉縣
2021年11月17日下午,臺中靜思堂三樓的會客室,不時傳出一陣陣笑聲。會客室外的電視螢幕上,出現一個志工的身影,她是徐育洳,正比手畫腳地跟上人分享,不會說英文的她,是如何在施打站跟外國朋友勸素與互動。
位在臺中慈濟醫院旁的慈濟心田聯絡處,從九月中旬開始作為疫苗施打站。施打站,不但有潭子區公所的工作人員及醫護人員進駐,也有當區的慈濟志工在場協助引導,或在家屬等候區陪伴家屬。
志工在引導民眾從報到區走向施打區時,也把握因緣發送「勸素卡」。徐育洳從成立施打站開始,幾乎每天都來報到,有時承擔引導,有時就在家屬休息區跟家屬互動。她說,打莫德納疫苗(第二劑)的時候,因為都是老人家居多,比較有家屬陪同。
她會告訴陪打疫苗的年輕人,「回去的話,要多讓老人家吃蔬菜、水果,讓他吃清淡一點,身體比較健康。」他們聽了都說:「平時一、兩餐可以,但是出門的話不方便。」她會隨順因緣告訴他們:「沒關係,一天一餐,或是一個星期一餐、兩餐都沒關係,隨緣就好。」
曾經有一次,徐育洳遇到一位外國朋友,不會說英文的她,不知該如何與對方互動,只能用中文說:「你回去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少吃肉。」對方聽了一臉狐疑,雙手在胸前揮舞,口中說著:「I don't know!」這句日常用語,徐育洳一聽就懂。她意會出對方聽不懂她的話,就用右手的拇指與食指拉起左手手臂上的肌肉,告訴他:「肉,肉,這個肉不要吃啦!」對方聽懂她的話,點點頭說:「喔,OK!」。
在施打站執勤時,她被分派到家屬休息區跟家屬互動。在與等候的家屬話家常時,聊起BNT疫苗,徐育洳會與對方分享:「上人身邊並沒有這些錢,不過還是發願要買疫苗,讓民眾有疫苗可以打。」民眾聽了,有人拿了一千元,旁人見狀說:「我也要,我捐五百元。」接著又有人說要捐二百元。就這樣,徐育洳居然募到將近一萬元。
有人要捐款,徐育洳就拿起筆和紙,請捐款人寫上自己家裡的地址,留下姓名、電話號碼,告訴他們:「過幾天,你就會收到收據了。」有的人拿到收據後還會打電話給她:「師姊,我有拿到收據了喔。」
在心田聯絡處的疫苗施打站,徐育洳(右一)總是把握因緣跟家屬推素,更是抓緊機會募心募愛。
有一天早上,徐育洳在休息區遇到一個菲律賓婦女,問她:「妳來打疫苗嗎?」她說:「NO,陪男朋友來。」徐育洳豎起雙手的大拇指,說:「Good!Good!Good!」接著問:「妳來這裡(臺灣)多久了?」對方說:「九年了。」「九年,很好啊,妳賺很多money(錢)、money回去菲律賓了?」對方點點頭。
徐育洳繼續跟她互動,「妳家裡有買房子了?」邊說邊用手在空中比畫了房子的形狀。對方說:「有,也有買地了。」徐育洳在上人面前,用手指了一下腳下的地板,並告訴上人,「她就這樣比給我看,我又用雙手豎起大拇指,跟她說『Good!Good!』」
徐育洳繼續跟上人描述當時的情形,她跟對方聊著聊著,提到買疫苗的事,徐育洳就這樣跟對方比手畫腳,也募了五百元。因為對方不會寫中文,只能請她勉強寫下名字,無法留下地址。徐育洳最後對上人說出自己的心得:「我是想說,如果要募心募愛,就是要『說』,沒有『說』就沒有機會。」
徐育洳用臺語、中文、英文夾雜著分享,她的真性情,除了引發在場人的笑聲之外,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勇猛。上人聽了,也讚歎她:「我這個弟子,怎麼那麼『gâu』(臺語,意即厲害)!」
一位菲律賓婦女(黃小姐),在徐育洳的勸募下,發心捐款五佰元,要給慈濟購買BNT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