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容顏會老,時光會推移,不變的是道理的歷久彌新;讓我們跟隨著德清師父的妙筆,一同領略證嚴上人的心地風光,學習那分的悲智與願力。
文/釋德清;圖/黃英喬
馬來西亞手套大王——林偉才居士,與大馬成功集團陳志遠居士家族,於新春期間先後搭乘專機回來花蓮向上人拜年。
◎手套大王也能睡通鋪
林居士於二○一七年完成「雙培」——同時受證委員和慈誠。要拿到這個資格並非易事,除了基本的培訓課程不能缺席外,委員要上街募款,慈誠還得站在太陽下指揮交通。即便培訓圓滿,來到花蓮接受上人授證,海外菩薩還要參加五天的精進營隊。上人於授證典禮公開讚揚林居士:「回臺這幾天,他讓保鑣住飯店,自己跟著大眾睡通舖,真是不簡單!」
上人:「看你捧著愛心箱在街上勸募了幾個小時,才募到三十六元馬幣而已。」(林居士:不敢進去商家勸募啊!)
上人慈示:「委員要勸募必須放下身段。佛制時代規定,出家要托缽,也只限於七家,如果托缽七家都没有人供養,就只能挨餓。當時隨佛出家的皆是王族子弟,必得放下身段,折伏我慢。拿學位容易,慈濟資格不好拿,募款之外,還要站崗護法、指揮交通等等。」
林居士心有所感地說:「我能夠拿到三個學位不容易,但慈濟這張委員證更是不簡單!參加營隊時,早上三點多就要起床,頭兩天比較辛苦,後面三四天也就適應了。」
慈露師姊笑著建議:「你可以向榮年師兄學習如何推動慈濟。」(註:印尼黃榮年居士所屬的金光集團已超過一百二十萬的慈濟會員。)
◎成就同修辦素食宴婚禮
同修董秀美師姊透露小秘密:「我家師兄的目標是進入世界五百大公司的行列。」(上人:這種事不要問我。天地何等寬濶,讓一些機會給別人。)
林居士豪氣萬千地說:「我有一萬三千名員工,擴及家庭,鼓勵他們參加慈濟活動,推動慈濟人文。」
上人應機慈示:「不要被數字綑住了,零零零一直開拓下去,何時可以了結?一百而已,還有千、萬、兆(林居士問:没有錢,要如何捐?),若把錢都交給師父,普天下就没有窮人了。苦於發心的那一念,不用捐多,有十捐一即可。」
秀美師姊請示上人:「我、兒子和未過門的媳婦皆茹素,想辦素食婚宴,如何才能圓融?」
上人笑著對這對同修道侶說:「簡單的素食就可以吃得很開心,素食廚師很多,要辦得很體面只要有錢即可。精舍的家常菜也是吃得很開心,想吃葷食不過是欲念而已啦,嘔吐出來的穢物還敢再吃嗎?很骯髒對不對?葷食傷身,茹素才健康。這回你要聽她的,婚禮用素食宴,只要商請你們的香積組主廚出馬就綽綽有餘了。」
◎千般藉口,萬般理由拒葷食
兩天後,陳志遠家族的專機也翩然飛抵花蓮。
陳居士第一次與上人見面,上人試著鼓勵他茹素。想不到回到馬來西亞後,遇到商場上的酬酢,他用「千般藉口,萬般理由」婉拒葷食,堅持要餐館另外為他備辦一份素食餐;倘若推辭不過,甘脆自己帶便當。持續素食已經一年多了,這分過人的決心和毅力,上人是讚歎有加。
陳居士指著次女說:「她跟隨慈濟人去尼泊爾發放,災民給她一點點水洗腳,她就感動到哭了。」(上人看著她說:妳很善良,很有福。)
陳居士邊擦汗邊說:「看到上人就很法喜,不自覺的一直流汗。下次來臺想住進靜思堂國際寮房。曾經發生交通事故,車子摔壞了,幸好人都平安没事。」(上人:你都有在付出,自然得菩薩庇佑。)
上人提到這次花蓮強震:「得以安然度過,實在很慶幸!老舊房子也大多平安,大約有一百多戶房屋有些坍塌震裂受到損失,可能縣府希望能與慈濟合作為災戶重建。你們發心,我就會表達,七星潭海邊有十多戶窮困戶就住在斷層邊,可能慈濟需要協助重建。年後規畫重建,感恩你們的關心。」(靜默陪在身邊的大女兒說:只要父親想要做的,我們都會用心陪伴。)
◎實業家帶頭茹素救地球
陳居士誠摯地表示:「每次來花蓮見上人都很歡喜,也努力成為委員,去年只因漏掉一堂課没有上,而失去受證資格。這次回去,首先要帶動全家人見苦知福,要用身體力行去影響更多人。希望透過大愛臺,讓大家知道,即便是實業家也能茹素,可以帶動更多人素食。」
上人慨嘆:「慈濟成立五十二年來最困難的就是帶動茹素,要人人素食很困難。你很特殊,企業集團遍及全球,卻能堅持茹素,真是不簡單!人人茹素可以減少災難救地球。人的呼吸就會污染空氣,更何況豢養動物排放的甲烷污染更大。人類為了口欲,一天就有一億五千萬隻動物被殺,倘若多數人茹素,就能減少養殖、減少殺生,動物會很自由。」
上人又說:「人工養殖不自由,對動物如同酷刑;不吃眾生肉,自然就會付出愛心。放生是種長壽積福之因,很多人也都發願要茹素,卻託辭我目前的環境還不允許。而你居然做到了,身體更健康又没煩惱,這一點讓我很佩服;表示一個人的志氣很敏捷果斷,無此心志做不到。」(二○一八年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