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林慈緣;圖片來源:freepik
2021.10.22
「拜託您,喝一口水、一口水就好......」高雄慈濟志工在城中城大樓火警的現場,陪伴著多時未進滴水的家屬,連哄苦勸的貼身照顧著家屬;然而,在烈火中,火場裡的親人正面臨「生死拔河」。
在一場慈善工作專題報告中,這場災難行動現場的紀實,由高雄志工報告分享參與的見聞。這場報告,除了上述的主題外,其中台北慈濟志工團隊也分享了「茹素募心善循環」的過程與成果,
「其中有一家素食餐廳表示,『三十多年來的經營,每次外送便當寥寥可數;與慈濟合作後,最高一天可以外送到四、五百個。』另外一家坦言,『原本拒絕與慈濟人合作,但最終被慈濟人鍥而不捨推素行為感動,參與後,素食便當的品質,讓機構學校讚不絕口。』」誠與情,果然是慈濟人推素的絕門妙方。
我心裡想著,「這真是個『拔河』的年代。」多年來,上人一直帶領慈濟人在五濁惡世的年代,拔一條有意義、有價值的「生命之河」──
面對「生死拔河」的災難,上人諄諄教誨慈濟人,要長養人傷我痛,無懼、無畏悲憫的情懷;疫情當前,茹素護生的大哉教育,更是一場高難度的「葷素拔河」;面對「心念拔河」的生滅心識,上人循循善導大家,要堅守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而身處「善惡拔河」的環境,上人殷殷叮嚀弟子,「在善惡之間拔河,稍有鬆懈就會被惡的一方拉走,要啟發更多善的力量,人多的一方才能贏。」所以慈濟人絕不能鬆手。
曾經採訪監獄的輔導員,了解受刑人的再犯率,令人驚訝與難過的答案是,「約有六至七成的更生人會再犯回監」。有獄友曾經告訴過我:「在獄中,想改過的心是真的;但回到社會後,難以擺脫原來的環境也是真的,『心』一偏,腳步又錯了。」
這個數字也許讓許多慈善工作者手軟,但上人告訴我們,「一個都不能放棄」。
「拔河」,相信是大多數人都有過的經驗,每一位拔河選手,是使用赤裸的雙手握繩,繩子則是穿過身體和手臂上端之間,且選手必須一直維持拔河姿勢。拔河過程,選手只要抱持共同的信念、懷抱希望與勇氣,就有勝利的機會,這也是團隊團結力與意志力的拼搏!
「拔河」,不只是個人心性的自我拔河,更要堅定自己的信念,腳下的步伐才能沉穩,一致的行動力,團隊最終必定成功。
上人帶領慈濟人在每每的人生拔河場上,除了要先確立目標,提振大家的士氣外,還要鼓舞同心協力,合和互協,更要堅持到底......,各式的拔河賽局,仍持續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