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瑣記032】華人在印尼最榮耀的一天

0觀看次
A- A+

【編按】容顏會老,時光會推移,不變的是道理的歷久彌新;讓我們跟隨著德清師父的妙筆,一同領略證嚴上人的心地風光,學習那分的悲智與願力。

文/釋德清;圖/黃英喬

「上人!印尼軍方給予我們慈濟如此高規格的簽約儀式,這在全世界可是絕無僅有的!」剛剛結束一系列海外行程的思賢居士,喜孜孜的回來向上人報告這趟行程的見聞。

◎傾全國之力支援慈濟救災

五月間,慈濟海外總督導思賢居士銜命飛往北京,結束公務後,轉赴印尼。其中最重要的行程是在雅加達,代表慈濟與印尼軍方簽下合作備忘錄。

2014年5月19日這一天,思賢與同行的四位實業家,及二十多位當地的慈濟人應邀進入三軍總司令部大廳,儀式非常隆重。「從照片看過去,右邊都是『滿天星』,二三十位一顆、兩顆、三顆不等的三軍將官都來觀禮,人人抬頭挺胸,雙手緊貼褲縫。左邊則是我們慈濟的菩薩,也是精神飽滿。」思賢向上人報告說:「中間是印尼三軍總司令,等於我國的參謀總長,他是秉承總統命令,代表國家來與慈濟簽約。」

典禮正式開始,由印尼的三軍樂隊高奏國歌,接著是演奏印尼的祈禱歌,在這個全球最大的伊斯蘭教國度,慈濟人虔誠合掌,默默祝禱印尼國運昌隆,天下平安無災難。奏樂畢,就是正式的簽約儀式,由阿源(郭再源師兄)代表慈濟,簽訂雙方的合作備忘錄,明訂四個方向。一是緊急災難援助,將來三軍有意願和義務支援慈濟在印尼的救助活動。二是支援醫療義診。三是教育獎助,由慈濟提供獎助學金予軍中或民間的貧困子弟,軍方有義務提供慈濟各項支援。第四是環境保護。

◎歡迎慈濟來軍中募款

思賢回憶起南亞大海嘯時,距離震央最近的亞齊,因為仍有叛軍出沒,他正是坐上裝甲車到災區勘災。簽訂備忘錄後,軍方有責任保護慈濟人在災區的安全,「將來在災區不論是軍機、艦艇、卡車、推土機等等,出入都有軍人的武裝保護,我們慈濟已經做到被這個國家所肯定,傾全國軍力支援慈濟在印尼一切的救援任務。」

「最令人感動的是,」思賢難掩興奮地說:「當場就開始『竹筒歲月』,向所有將官勸募介紹慈濟。其實早在一兩年前,阿源在海軍募心募款,竹筒也已經回娘家了。總司令說我們印尼有六十萬大軍,歡迎你們慈濟來軍中募款。」讓慈濟人在軍中公開募款,可能全球也只有這個國度有這樣坦蕩開濶的胸襟吧!

原來他們對上人「粒米成籮,滴水成河」的觀念非常讚歎,希望慈濟人去解釋、去分享、去帶動,所得同樣要捐給慈濟救人。「因為軍中的教育,倫理也要向慈濟學習。」總司令表達退伍後,也很想來臺灣拜見上人。

印尼有兩個無線大愛臺,一在雅加達,另一個在棉蘭。思賢說:「棉蘭有75%的居民收看過大愛臺的節目。新加坡師姊到了港口,人家指著她身上的『藍天白雲』高喊:『大愛!大愛!』原來他是來獅城打工的棉蘭居民。所以總司令期待,將來軍中若有軍愛民,民敬軍的感人故事,也希望大愛臺能夠協助播出。」

同行的四位實業家既震撼又慚愧,感覺自己做得太少了。承諾要以印尼的實業家為標竿,更積極努力的付出。

◎印尼會成功就是沒有做錯事

21日,印尼當地的「國際日報」就用三張全版的版面刊出這則消息。思賢將報紙呈給上人過目。

「很感動!」上人說:「九八年以前,印尼的經濟命脈一直在華人手裡,貧富懸殊,導致震驚世界的黑色五月暴動。不可思議的是,暴動前四天,黃奕聰老先生帶著榮年回來皈依,他是位虔誠的基督徒,跟我談了一個下午,知道要『尊重生命』。第二次又帶榮年來,將兒子交給師父,曾有如此的互動。也是他要阿源和你見面,他們都是印尼的大企業家,同樣都有愛心,只是不知如何組織起來,怎樣去付出?與慈濟匯合起來,因緣一直來到現在,真的很不可思議!」

「2002年元月底,雅加達大水患,剛好有此因緣,華人的付出,終於贏得印尼人民的尊重。當時你從司令部打電話回來,雅加達的省長,也是軍區司令,請求慈濟援助他們的陸軍,已經六個月沒有發薪水。我說不只陸軍,三軍和警方都要救;求一得四,不求自至的這份情。愛在前面,清理紅溪河要五管齊下,還要找土地,不僅榮年的金光集團投入,黃老先生也親自投入紅溪河的清掃工作。」

「搬遷紅溪河的違建戶需要五百萬美金,政府也拿不出錢來,後來是阿源借給政府五百萬美金幫助災民的搬遷費。求一給四這份情,三天發放十幾萬戶。還要感恩臺灣農委會撥予慈濟八萬五千噸白米,三年來,月月連續發放白米給老百姓,那份情很扎實。」

「興建大愛村時,建築正好是阿源的專長,他那分無私的大愛,敬師愛師,身體力行;帶動陳迺士,和親家吳其順,其實他也是基督徒。一些菩薩都投入了,實在很不可思議。取諸當地,用於當地,都不曾回來臺灣拿錢。師父沒有點頭,他們也不敢做,印尼會成功就是沒有做錯事。」(二○一四年六月一日)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