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小宜年的慈悲心 慈濟情

0觀看次
A- A+

撰文/釋德懋;照片提供/陳彩霞

一早,用完餐正在洗碗時,看到一個小小身影晃了過來。四歲的宜年,看到我很有禮貌地問好,然後又很有禮貌地問:「請問湛師父在哪裡?」

「三樓呀!」
「那,請問我可以去三樓找他嗎?」
「不行哦!」
「哦!」

正好宜年的媽媽,彩霞師姊走過來,我問她:「宜年為何要找湛師父呢?」
彩霞師姊說,因為宜年昨天聽到湛師父輕咳了二聲。

只因聽到湛師父輕咳二聲,心裡就一直記掛著,隔天還要來看看師父,確定師父身體沒有問題了才安心......

想想,我們努力修行,修的不也就是一分的慈悲心嗎?而宜年卻是這麼小的年紀就已經具足了。

早些時候,我曾送了一個「妙音」(播音器)給宜年,內裝了一百多集的上人說故事。只要一有空檔,宜年就拿著一直聽,聽了之後,還會情不自禁地說:「師公的聲音,好好聽哦!」更不可思議的是,他說要拿去給「阿鵝」聽(阿鵝是精舍養的二隻鵝,宜年每天早上都會去看牠們)。

這是什麼想法呢?難道是宜年知道「阿鵝」因果報而投生畜生道,唯有佛法可以救度牠們?

宜年兩歲多時,忽然對全球的國家產生興趣,媽媽就買了一張世界地圖及一個地球儀回來。每當看到大愛新聞播到慈濟人去救了哪個國家,宜年就會去看地圖,看看這個國家在哪裡!

前陣子海地地震,民不聊生。宜年說:「想到海地,媽媽,我要哭哭了......」然後開始拿竹筒幫海地募款。後來在大愛台看到慈濟人前往發放的新聞,想到他募得的錢有幫助到他們了,這才稍稍安心。(媽媽心想,這才剛去繳了「竹筒」呢!)

宜年也常到落羽松步道,有一段他一定三步一拜。我猜想他可能聽過心薷師姊的介紹,其中一段是「虔誠禮佛一○八」──虔誠最敬禮,至誠懇切一念心;而宜年記性超好,經常聽過一次就不會忘記。

總之,這位不可思議的小菩薩,從小就具足了「慈悲心」;像常不輕菩薩,見人常行「五體投拜」的最敬禮。他童真稚氣,更有一顆清淨心,心繫眾生,大悲心自然生成。

                      宜年唱偈誦(點我點我)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