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精舍一景

0觀看次
A- A+

撰文/靜淇;攝影/黃映掬、廖金華

午後的花蓮,常會突如其來一陣雨,雨前的悶熱,或雨後的清涼,都無礙齋堂旁,時不時出現的一個場景;只見分坐好幾排的人龍,有常住師父、清修士、志工,不聞喧笑,僅咔擦、咔擦的剪刀聲,還有一籃接一籃的艾草,此起彼落。

如此的風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再現,成為另一種深長的意味。

由上人指導,慈濟醫療體系研發的【淨斯本草飲】,經證實對提升自體免疫力,具有顯著的效果,其中艾草是重要成分之一,精舍雖大量種植,仍供不應求。

又見艾草收成時,那天正好經過,我放慢腳步,細細觀賞,也聽出幾許法味。

 

恬師父說:「繁植艾草,一定要將根部埋在土中。任何環境只要有土有水,即可蔓延快速,亦如為人,只要站穩起步,腳踏實地,當可走出一片天。」

杭師父接著說:「艾草香氣四溢,它沒有分別心,只要願意,它會毫無私心地讓你聞個夠」。

格師父則是做了總結:「艾草的根莖枝葉,皆可做藥,部位雖然不同,功效卻都一樣。就如眾生根器不同,但有一樣的潛能,所以不要小看自己。」

妙哉!一株艾草,含藏萬法,這也是精舍的另一種風景。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